今天是:

大数据再造社会诚信之基

来源 :半月谈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0-2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借助科技手段,过去看不见、摸不着的个人信用,正变得直观、可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时刻捍卫着“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价值信条。

大数据助力信用画像

李洪勋是贵阳市白云区七彩湖小区业委会主任,热心公益的他被评为五星级诚信居民,在银行办事、医院看病、子女上学等53个事项上可享受“特殊”便利,“诚信天下”手机APP就是通行证。

打开软件,除了李洪勋的诚信总分数,其个人信用记录也一目了然:多次助人为乐,获评道德模范、年度先进个人;信息采集时间、采集单位、评分标准也都有明晰记录。

原来,白云区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搭建了“诚信天下”云平台,归集公安、工商、法院等部门产生的动态数据,目前已为当地18岁以上居民全部建立了个人电子信用档案。

“每个人的基础分是100分,如果居民做了好事、社会信用好,系统就会为他加分。反之,就会扣分。”白云区诚信办主任杜晓峰表示,通过建立分析模型精准画像,诚不诚信,大数据说了算。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在其他城市,诸如此类的探索也正风起云涌。福州“茉莉分”、杭州“惠信分”、苏州“桂花分”,用基于大数据的分数记录市民信用情况成为一种时尚。免押金借书、乘公交打折、办贷款优惠……守信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云端发力,联合惩戒治“失信”

长期以来,不守信用的现象屡见不鲜。为增加失信成本,我国有关部门对失信者依法实施限制购买机票等90多条限制措施,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惩戒机制,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受访行业人士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不守信用的“老赖”过得好,老实守信的人反而很苦。要扭转这种怪现象,必须改进工作方法,尤其要解决执行难问题。过去找人查物,靠“两个法官一台车四处找”,如今大数据技术将彻底改变这一工作方式。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逐步建成了覆盖基层法院的执行网络查控平台,通过与人民银行、公安部等联网与数据共享,实现对老赖行踪和财产的即时查询。法官足不出户轻点鼠标,便可冻结甚至扣划老赖存款,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

在贵阳市,去年9月,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云平台正式上线。负责研发平台的运时数据贵阳公司常务副总崔秀中介绍,通过该平台,36家市直部门可以实现对失信人黑名单的物理拦截东丽台化监督管理,避免“老赖”漏网。

探索步入“深水区”,未来任重道远

“迟早要和个人隐私起冲突”“没有统一标准,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都在抢着做,但又找不到谁来做”……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大数据介入个人信用建设目前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些举措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未来还任重道远。

为配合试点探索,不少地方出台了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但由于缺乏上位法支撑,落地效果不尽如人意。杜晓峰等提出,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改变目前信用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的局面。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在个人征信领域,数据质量不高、个人隐私保护不足以及信息孤岛等问题一直存在。崔秀中建议,应继续强化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归集目录和指标体系。尤其要重点明确,哪些信息可以向社会开放,哪些信息可以向信用服务机构开放,以及开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建设主体不明确也是一大问题。发改局、诚信办、信用领导小组……梳理个人信用建设的主抓单位,各地不尽相同。一些干部认为,应设立专门的征信管理局,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同时要继续大力培育信用服务行业,真正构建起更为立体、全面的个人征信体系,服务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文章关键字: 数据 信用 个人 手段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