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扎牢信用体系笼子 护航诚信中国建设

来源 : 华龙网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9-10-23

诚信,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当前,经济社会领域存在的许多失信行为,是百姓“痛点”,更是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的“挡路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扎牢制度的笼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诚信中国正在崛起。

诚信,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也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一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相继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诚信建设在各个领域不断推进,一个“守信者处处便利,失信者处处难行”信用大格局正在逐步构建成形。

事实为证。在法院执行领域,截至5月底,全国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1089万人次,累计限制购买飞机票1160万人次,限制购买高铁动车票441万人次,限制担任企业负责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26.5万人次,254万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在税收征管领域,各级税务机关累计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9341件,向相关部门推送联合惩戒信息10.4万户次,共限制6872户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6936户参与政府采购,限制6869户获得政府性资金支持,共有1170户“黑名单”当事人因主动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后,从“黑名单”中撤出;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布三批电子商务领域失信“黑名单”,共计987家企业,并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至地方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成绩必须充分肯定,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尽管我国诚信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放眼现实,从“猜猜我是谁”、冒充公检法的电信诈骗,到假发票、假医假药,再到骗取保险、碰瓷骗捐……诚信缺失依然屡见不鲜,群众饱受困扰。对此,不久前,信用体系建设又有新举措,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不动产交易惩戒措施的通知》《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三个信用惩戒文件,扩大了限制乘坐火车、民用航空器的失信人的范围,新增限制不动产交易等措施扩大对失信人的惩戒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下一步,我国还将通过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信用建设、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联合奖惩大格局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如此,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这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将发挥越来越强的效应。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多个方面强调了诚信、公信力和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体现了党中央对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视。可以这样说,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伴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诚实守信的观念和意识定将在每个人心间扎根生长,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也将水涨船高。


文章关键字: 社会 领域 信用 市场经济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