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印发东丽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作者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源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10-28

关于印发东丽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关于印发东丽区工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委办局及直属单位:
    《东丽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区政府第9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日


东丽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前 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时期,也是东丽区落实“建设津滨新城区”战略构想的关键时期。东丽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工业现代化是东丽区经济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区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为继续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二五”时期东丽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据《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和《东丽区城市总体规划》及天津市委市政府、东丽区委区政府对工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东丽区工业,实施期限为2011年—2015年。
    一、“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回顾
    (一)东丽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实现总产值3188.4亿元,销售收入3082.5亿元,工业增加值472.0亿元,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307.6%、322.3%、209.8%。年均增速为25.9%,工业的稳定增长对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贡献率达到72.9%。
    2.支柱产业优势明显,骨干企业带动突出
    “十一五”期间,我区航空航天、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7大优势产业在政策支持和招商引资带动下,加速做大做强,逐步向高端高新高质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七大优势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6.6亿元,比“十五”末增加38.7亿元,占到工业总量的42.2%。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86家,千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到315家,分别比“十五”末增加350家和82家。规模以上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05亿元,占工业总量的70.1%;完成增加值132.9亿元,利润总额35.7亿元,利税71.1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157.2%、267.7%、152.9%。规模经济走势强劲,有力带动了全区经济发展。
   3.技术进步成效显著,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大、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累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3个,天津市名牌产品13个,天津市著名商标38个。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更加注重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我区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位居各区县前列。
    4.工业布局调整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壮大
    “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进入扩展提升的二次创业阶段,形成了“两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即:东丽开发区、航空产业区、重机工业园、军粮城工业园、华明工业园、金钟产业园。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我区在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以及对项目的综合服务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每个园区都成立了管委会和投资发展公司,园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坚持融入和服务滨海新区的理念,充分发挥和利用区位优势,体现了产业、项目、人才和资本“四集聚”的园区功能和特点。严把准入标准,着力引进环保型、效益型、投资强度高的好项目、大项目。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1.19平方公里,已经开发23.58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累计:基础设施投入27.7亿元,出租出让面积13.62平方公里,招商引资额610.88亿元,入驻园区企业1327家(含注册型企业),就业人数50648人,实现产值1260亿元,上缴税金62.77亿元。
    5.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19.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325.4%。其中:工业新建项目投入资金196.8亿元,增长337.1%;工业技改项目投入资金122.2亿元,增长306.5%。东北郊电厂、烟厂扩能、赛瑞机器、中核扩能等一批市区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可新增销售收入700亿元。
    6.扩大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全面开展
    “十一五”期间,加强对资源节约工作的领导,积极引导企业施行资源综合利用,全面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十一五”期间,出台了《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办法》、《东丽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和《东丽区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成立了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节能工作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审核认定管理,大力开展清洁生产,积极落实好国家、市各项鼓励和扶持政策,推动我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壮大。
    (二)东丽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我区工业得到了快速提升,呈现出了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层次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缺乏高端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
    1.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我区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大都生产中低端产品,能够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龙头企业集团较少,全区规模企业数量占全区工业企业总数不足20%。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内生式增长源动力。我区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技术含量偏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全区规模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中,而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具有巨大潜力的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中相对偏少。我区大部分优势产业为加工配套型,且大都还没有技术研发中心,品牌产品更少。
    3.企业聚集度较低,难以形成竞争合力。尽管我区一直在不断调整优化工业结构,但纵观全区产业,关联度依旧偏低,企业间协作配套能力较弱,从而遏制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大企业、大项目无法发挥其带动作用,因此难以形成强有力的区域整体竞争合力。
    4.企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产业发展中,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还没有完全树立人才观念,人才管理没有步入现代企业的管理轨道。大部分企业重生产经营,轻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职工缺乏专业技能培训,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十二五”期间东丽区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市、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明确了工业发展方向,要充分认清目前的形势,紧紧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新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区工业经济发展将面临着诸多重大机遇。一是世界经济在调整中逐步恢复增长,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中央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规划,对我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结构调整,我区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示范园区的加快建设为我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载体和发展空间。
    (二)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区的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层次较低,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不高,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制约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为此,我们必须要居安思危,紧紧把握工业经济发展变化的特点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克难攻坚,积极应对,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促进东丽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东丽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工业经济长期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速“两化”深度融合,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结构,打造高科技含量、高品质、高效益、高辐射力,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和明显竞争优势的国家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航空航天产业基地。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全面提升工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打造重点产业链,发展优势产业群,大力培养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实现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推动东丽工业经济科学、快速、协调、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信息化带动原则,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坚持自主创新原则,正确处理创新与引进、吸收、消化相结合的关系;
    ──坚持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正确处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和发挥政府政策引导的关系;
    ──坚持“以四个最少、实现四个最大”的原则,以最少的土地占用,实现最大的经济产出;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实现最大的资源效益;以最少的环境污染,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发展目标
    1.工业经济总量
    2015年,工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24.4%;工业增加值达到550亿元,年均增幅24.7%。
    2.工业固定资产投入
    “十二五”期间工业固定资产累计投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其中技改累计投入突破400亿元。
    3.规模经济(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
    到“十二五”末,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50家,规模经济占到全区工业经济总量75%以上。
    4.园区建设
    到“十二五”末,东丽区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实现70.98平方公里,开发面积达到67.55平方公里,经济总量占全区工业总量突破90%。
    5.科技创新
    “十二五”期间,推动1000家传统中小企业转型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达到110家。到“十二五”末,天津市名牌产品总数力争达到16家,天津市著名商标总数达到45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达到21家。
    6.节能减排
    “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力争每年下降6%,到2015年达到1.56吨标煤。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1.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是结构调整的核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新动力。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汽车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建立新型现代工业体系。
    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大型、成套、配套为方向,积极引进具有自主研发和自主核心技术优势的企业及项目,重点发展重型水电、风电、工程矿山、大型曲轴、轨道交通、石油钻具等大型、成套、配套设备制造,以东丽区装备制造业联合会为平台,以中国一重、赛瑞机器、康库得等企业为龙头,强强联合,打造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建设成为国家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航空航天产业。以做大和完善总装等高端配套服务、培育和延伸产业链为方向,积极引进和发展机载设备、发动机、零部件、航空材料制造等产业,形成以总装配套、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航空物流、航空租赁、航空培训、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功能完备的航空配套服务体系,为打响“中国航空城—天津东丽”品牌提供支撑。
    电子信息产业。提升发展电子元器件、手机零配件等电子产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新型显示器件、嵌入式软件等核心技术,研究射频识别、传感器等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努力搭建云计算、信息交互和信息安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
汽车部件产业。以中高级车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为方向,重点发展汽车电子装备、高级配置、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电池、太阳板等核心零部件研发,依托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形成完善的汽车零部件自主研发、设计、试验和制造产业体系。
    生物制药产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方向,重点发展非处方化学新药研发、口腔护理类保健品、兽用生物制剂、菌苗,拓展现代中药、基因工程疫苗、蛋白重组药物、海洋生物提取物等新兴研究领域,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支持中美史克、瑞普生物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节能环保产业。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落实《东丽区创建LED照明节能示范区实施方案》,推进高端半导体照明产品研制,逐步形成产业链。积极发展环保设备、节能电器设备、环境监测与分析服务等技术和产品,推进新濠LED产业园、鲁电节能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智能电网。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以绿色电池、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电等为发展重点,加快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推进赛瑞机器、斯特兰能源、中核等项目建设。改造提升新型建材行业,重点发展新型绝缘材料、新型钢铁材料、新型建筑材料、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推进凯华绝缘材料、泰克图比管件制造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力争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2.高水平推进园区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科学制定并全面实施工业园区发展计划,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开发建设步伐,推动工业园区发展成为产业集聚、项目集中、土地集约、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成为东丽经济率先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要严格项目准入。项目准入要严格落实国家产业、环保、能耗等政策及标准;严格落实我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规定;严格落实各园区功能及产业定位。按照《东丽区招商引资工作导则》的要求,对项目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税收、环保和能耗等指标进行科学论证,按照园区功能及产业定位,进行合理安排,统筹调配用地指标,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产业重大项目。
    二要实行项目退出。倒排工作进度,加快资源整合。采取政策扶持和引导的办法,促使已经入驻但标准较低项目尽快改造提升。对实施改造提升后仍未达到标准的,区分情况,依次采取改造兼并、土地收购、异地安置等形式,启动退出机制。对于厂房租赁企业可采取到期终止租赁协议的方法实施退出。对于购买土地经营的企业,采取以商退商、以好项目替代低水平项目的办法,通过组建的国有资产投资公司进行运作收购,统一整合。
    三要提高融资能力。做大做强园区开发建设公司,增强资本运作能力,拓展园区投融资渠道,是破解园区开发资金短缺的有效办法。通过做实资本金、土地溢价收入和盘活园内国有资产资源,增大公司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达到优化资产结构的目的,使公司在园区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要加强招商选资。充分利用好并策划好整合拓展出的土地资源,按照园区产业定位进行特色招商;采取统分结合、条块结合的方法,实施联合招商、对接招商、借势招商;加强对区内现有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以商招商、配套招商;强化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策划网上招商;积极策划包装低碳产业园等,进行载体招商。通过不同形式、模式的招商,重点引进一批航空航天、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精心策划吸引一批高端服务业、总部经济、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落户园区。
    3.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项目好项目建设
    项目是发展的基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工业率先发展的保障。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狠抓大项目、好项目建设”的要求,把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努力形成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储备申报一批的良性循环。
    科学制定并分解工业投资指标,落实目标责任,强化工业投资统计、分析、考核;紧紧扭住大项目、好项目不放手,密切跟踪服务,坚持政策带动,优化招商选资,围绕主导产业振兴、潜力产业壮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积极策划引进新的重大项目;以抓调研、深服务为基础,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准确把握投资方向,强化政策引导、协调服务;充分利用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实现重大项目建设与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机结合,用科技提升项目水平,形成企业新优势,促其延长产业链条,派生新产业,加速裂变出一批科技题材突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带动和促进全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聚集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重要抓手,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在建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以大项目保增长,以好项目带增长,以新项目促增长,加大投入,加快进度,以新的投入促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4.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关键环节。
    一要加大技改力度。技术改造是“激活存量,做强增量”,推动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优化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二要实施品牌战略。按照提升一批现有品牌,培育一批潜力品牌,储备一批梯队品牌的要求,继续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产品。通过加大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高质化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实力。三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大力提升工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引导和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四要积极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贯彻落实《东丽区“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计划》,以健全的激励机制,优惠政策,资金扶持,依托大企业、大项目吸引聚集更多的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东丽创新发展。积极做好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一线专业技术工人规范、系统的强化培训,力争“十二五”期间全部轮训一遍。
    5.加大节能降耗监管
    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推进节能降耗,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低水平、低效益的行业项目进入;加快技术进步,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端项目,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着力构建集约节约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要进一步强化对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总责制,强化节能目标考核;二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节能环保骨干企业,积极策划项目,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国家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加大东丽区节能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三要严把新上工业项目的能耗审核,从源头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四要加快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广应用,抓好锅炉改造、电机节能、余热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加大节能专项培训力度。协调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
    6.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体现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坚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基本思路,充实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作用,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针对中小企业需求,为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重点搞好六项服务:
    一是政策服务。利用电视、网站、报刊、咨询热线等多种媒介加大政策宣传;加强与市有关部委协调沟通,把握最新信息,指导帮助企业策划完善申报材料,争取获得“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项目”、“国家中小企业专项发展资金”、“天津市重大工业项目投资补助与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等市级以上扶持资金”;积极开展发展战略、体制机制改革、包装与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
    二是融资服务。启动东方海鑫中小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重点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召开银企对接会,解决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建设;鼓励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小额贷款公司,推动转制为村镇银行;培育我区骨干龙头企业上市,完善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机制,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公开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三是信息服务。支持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企业资源管理(ERP)等,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充分发挥《滨海中小企业东丽网》的作用,扩大信息资源,完善服务功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我区工业系统信息化发展。
四是培训服务。贯彻实施《天津市农民教育条例》,为我区农村非农企业中具有本区农民身份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在岗技术工人及转岗再就业的失地农民进行规范化培训;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经济论坛、高层交流、考察学习等活动,提高中小企业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我区人才资源结构。
    五是节能服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及我市有关节约能源的各项法律法规,充分发挥东丽区节能监测服务中心综合节能技术服务平台的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开展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测试、技术咨询、节能技术培训、节能信息传递、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项目评估论证等节能监测的专业性服务。支持传统中小企业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设备)和新材料进行改造提升。
    六是市场拓展服务。积极组织和支持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广交会、APEC中小企业博览会、天津春交会、行业专项展览会议等展览展销活动,提高企业产品知名度;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文章关键字: 产业 工业 项目 经济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