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来源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6-29

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东丽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7年11月30日

(此件主动公开)

东丽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全区突发事件信息管理工作,确保区委、区政府和区应急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科学决策,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东丽区安全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津政发〔2013〕3号)、《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津政办发〔2014〕71号)、《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紧急通知》(津党厅〔2017〕57号)和《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东丽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东丽政发〔2017〕2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借鉴有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区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报送和发布等管理活动。本办法所指突发事件信息包括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恢复与重建等应对全过程工作信息。

第三条  区应急办(区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全区突发事件信息的综合管理工作,建立覆盖全区、反应灵敏、运转高效、快捷畅通的突发事件信息管理体系,建立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报送、督办和反馈工作机制。

第四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地区和本单位突发事件信息的管理工作,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本办法规定,向区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第五条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工作方针,强化突发事件信息初报、续报、核报和终报的全过程管理。

第六条  本区突发事件等级标准按照区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执行。未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或预案中未规定事件等级标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事件性质和特点、发生地点、发生时间等情况,特别是事件潜在规模和影响,制定本系统、本地区和本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规定或实施细则。

第二章 信息的监测

第八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应依照各自职责分工和属地管理原则,定期研究信息收集计划,制定报送要点,依照及时、准确、保密的原则,收集和汇总本系统、本地区和本单位突发事件信息;全面加强宣教动员工作,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第九条  公安东丽分局指挥中心、消防东丽支队、交警东丽支队、区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应充分发挥110、119、122、120紧急报警中心信息收集主渠道作用,第一时间收集报送突发事件、城市运行信息,涉及安全稳定和其他敏感信息。

第十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宣传、网信、公安网监等部门应建立突发事件舆情快速收集研判机制,及时收集新闻媒体对本区突发事件和有关敏感问题的报道,密切跟踪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渠道的舆情动态,立即核实、快速评估、及时回应,并向区应急办通报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  需要收集的突发事件类信息包括:

(一)自然灾害类:洪涝、干旱等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面塌陷灾害;大风、沙尘暴、冰雪、暴雨、雷电、雾霾天气等气象灾害等。

(二)事故灾难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建筑工程事故;特种设备事故;道路、水路、铁路交通事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事故;道路桥梁安全事故;火灾、煤气中毒事故;燃气事故;供、排水事故;供热、供电事故;通信线路及设施事故;地下管线事故;人防工程事故;信息安全事件;核事件;辐射事故(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鼠疫、霍乱、SARS、流感、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等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事件,职业中毒事件;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情。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群体性上访事件;影响校园安全稳定事件;公共场所滋事事件;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其他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金融安全和生活必需品、能源资源供给等经济安全事件;新闻舆论事件;重大刑事案件和涉恐事件;突发涉外事件等。

(五)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可能影响安全稳定的敏感信息。

(六)其他上级部门规定的应向区应急办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

第十二条  需要收集的应急管理信息包括:

(一)本区应急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和应急管理工作重大决策出台后,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

(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领导同志检查、指导应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时的重要讲话和活动情况,以及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指示的有关情况。

(三)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和宣教培训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等方面情况;应急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情况。

(四)区委、区政府和区应急委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布置的有关应急管理工作任务和要求的落实情况。

(五)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情况,取得的工作经验、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工作建议;本区各种可能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危险源情况,以及原因分析、整改措施、相关建议等。

(六)宣教动员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应急专业队伍、志愿者队伍和避难场所建设管理情况,应急物资、装备和其他应急资源准备工作情况。

(七)涉及水电气热、能源保障、交通组织、通信安全、市场供应、市容环境,以及经济运行、金融安全等方面的城市运行监测、管理工作情况。

(八)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情况。

(九)针对国内外、本市发生的可能对本区造成较大影响或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突发事件或突出情况开展的综合分析研判。

(十)与应急管理工作相关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等。

(十一)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区应急委工作要求,需上报的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三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性质、产生的影响、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处置措施等综合情况的分析研判,密切关注社会反映和舆情动态,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并报送区应急办。

负责各类突发事件的主责部门应定期统计和汇总有关突发事件信息,研究分析突发事件发生的规律特点,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并报送区应急办。

第三章 信息的报送

第十四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获悉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按照以下规定向区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

(一)对于能够判定为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等级的,以及事件本身比较重要,或者发生在重点地区、特殊时期,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或突出情况,应立即向区应急办报告,最迟不晚于接报后30分钟,详细书面信息最迟不晚于事件发生后1小时报告。

(二)加强信息续报和事件处置总结报告工作。对于仍在处置过程中的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每30分钟续报一次该事件的人员伤亡、处置进展和发展趋势等情况,直到处置基本结束。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要及时汇总综合情况,于5日内或按区应急办具体要求,报送应对工作总结报告。

(三)对于暂时无法判明性质或等级的突发事件,应迅速核实,最迟不晚于接报后30分钟向区应急办报告,并根据事件可能达到或演化的等级和影响程度,参照上述规定上报。

(四)特殊情况下,对按规定需要向市级以上部门报告的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有关部门须同步通报区应急办,以便共同做好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第十五条  重要事件、重点地区和特殊时期主要是指:

(一)重要事件是指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和危害,影响区安全稳定的事件。包括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事件,涉外事件,民族宗教事件,以及涉及民生和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件,涉及重要人物、知名人士或具有特殊身份人员的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重点地区的过激上访行为和群体性事件,媒体、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等。

(二)重点地区是指本区重要政治、商贸、文化、体育等机构、场所、地区。包括区委、区政府所在地,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重要交通枢纽和铁路、地铁(轻轨)、公交站;核、生、化、爆等重点涉危险源单位;水、电、气、热、油、通信等重要单位和设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他重点地区、机构、设施等。

(三)特殊时期是指法定节假日、重大历史和政治事件纪念日,政治敏感时期,党和国家及本市、本区举行重要会议、重要活动期间,举办的重大国际性政治、商贸、文艺、体育等活动期间,橙色、红色预警信息发布期间;各类突发事件易发期等。

第十六条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内容应包含“时间、地点、原因、事件类别、人员伤亡情况、损失情况、影响范围、危险程度、发展趋势、潜在次生灾害、处置措施”等要素,以及签发人、信息提供者或单位、联系方式等辅助性信息。

第十七条  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在向区应急办报送信息时,应同时报告区委办公室和有关单位。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在向区应急办报送突发事件信息时,应同时向负责此类突发事件处置的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通报相关信息。事件的主责部门负责核实、确认并报告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等。

第十八条  区应急办接报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报送的相关信息,对于符合信息报送要求的,迅速按报送程序向区有关领导报告,并通报有关部门;对于情况不清、要素不全的信息,督促各信息报送相关单位立即核实补充完善信息内容;对于事态紧急、性质严重的信息,要迅速报告,并及时了解相关情况,做好续报工作。

第十九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向区应急办报送的突发事件信息须经本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核把关,因事态紧急可以由获悉突发事件的人员直接上报。

第二十条  区应急办收集整理全区各街道主管应急管理负责同志的联系方式,建立与基层直接沟通机制。区应急办接报较大以上突发事件信息后可直接与属地相关负责同志进行沟通联系,及时核实和掌握现场情况。

第二十一条  对于区应急办要求核查的信息,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要认真调查、核对,及时报送。暂时难以查清的,要在30分钟内报告初步情况,并进一步核报相关情况。需要文字信息报告时,应由专人负责信息整理、报送工作。涉及几个部门的信息,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分别按规定时限报送。

处置较大以上突发事件时,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到达现场后,应指定专人立即与区应急办沟通联系,负责动态报送事件处置信息。

第二十二条  突发事件信息,原则上应通过本区政务网报送,并通过电话确认;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通过传真报送;紧急情况下,可先口头报送,再通过政务网或传真报送。续报信息应包括突发事件现场照片、位置地图等图片信息和现场视频信息。应急管理类信息,原则上应通过政务内网报送。涉密信息应遵守相关保密规定。

第四章 队伍建设和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要明确本单位应急信息工作主管负责同志和具体负责同志,设立专职或兼职应急信息员,及时更新,并每年报区应急办备案。

第二十四条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应建立健全本系统、本地区和本单位应急信息报送网络和信息员队伍。重点建设街道、社区村居信息报送网络,在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基层应急信息员队伍,建立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拓宽信息报送渠道。

第二十五条  区应急办根据工作需要,对相关单位信息工作人员采取集中授课、以干代训等形式进行培训。

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要定期对本单位信息工作人员和本系统、本地区、本单位基层信息员进行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应急业务、公文管理、信息编写以及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培训。

第二十六条  区应急办建立突发事件信息工作督查督办制度,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区应急委的工作安排与要求,做好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城市运行信息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办。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区应急办定期对区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各街道、园区管委会、委办局等单位信息报送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

第二十八条  将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列入应急管理重点检查范围,对一般的迟报、漏报现象,区应急办进行通报;对于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过程中出现的突出迟报、漏报、谎报、瞒报等问题,在报请区领导批准后,以区应急委名义对主责单位和属地街道进行通报批评;对于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依法提请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区应急办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文章关键字: 事件 信息 情况 单位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