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印发健康东丽促进计划(2012-2014年)的通知

作者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来源 :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10-28

关于印发健康东丽促进计划(2012-2014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健康东丽促进计划(2012-2014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政府委办局及直属单位:
    《健康东丽促进计划(2012-2014)》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七日

健康东丽促进计划
(2012-2014年)

 
    健康是人类的第一财富,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素质,是重大的民计民生问题。近年来,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健康需求种类和层次发生巨大变化。为全面落实健康中国2020战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人民健康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富民强区、构建和谐东丽”两大历史任务,认真落实“三四五六”发展计划,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为目的,以满足全区人民健康需求为核心,强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营造健康环境,使全区人民人人享有生命全周期保健服务,促进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持续提高,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二、总体目标
    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人享有的全民健康促进制度,形成人人崇尚健康、人人享有健康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氛围。建成与健康规律相统一的生命全周期健康促进服务体系,为全区居民提供全程、连续、综合的健康促进服务。加快推进东丽区健康城市建设,促进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到2014年,全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控制等健康指标居全市领先,居民健康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满意率和幸福感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坚持健康服务的公益性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纳入部门绩效考核,有效推动工作开展。
    ——以人为本、注重服务。以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为核心,根据不同人群、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需求,提供适宜健康服务,促进居民健康素质全面发展。
    ——统筹整合、逐步完善。统筹整合现有医疗保障、惠民政策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依托全国全市先进的项目管理体系,增加和延伸服务项目,逐步健全符合我区功能定位的居民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均等普惠、人人享有。以“人人享有”为出发点,科学设置服务项目,提高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确保居民在生命各阶段均能享受安全、有效、便捷的健康服务,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四、工作策略
    (一)实施“31260”健康促进计划
    开展医疗惠民、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3项工程,提供12个健康服务包、60个健康服务项目,并随着居民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逐步增加和调整,确保全区人人享有健康服务、人人建设健康环境、人人拥有健康生活。
    1.医疗惠民工程
    完善医疗服务惠民体系,努力实现百姓病有所医、医有所惠。积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在治疗疾病的基础上提高生命质量。向居民提供就诊直通车、医疗延续服务、残疾康复服务和居民疾病救助4个服务类别6项便民惠民服务。
    2.预防保健工程
    根据生命不同阶段生理心理特点,落实三级预防策略,采取针对性的筛查与干预措施,预防可预防疾病,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实施0-6岁儿童保健、7-19岁学生保健、20-59岁劳动力保健、20-65岁妇女保健、6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5个服务类别44项预防保健服务。
    3.健康促进工程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消除和减少行为、环境带来的健康危险因素,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开展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技能、营造健康生活环境及加强食品安全管理3个类别10项健康促进服务。
    (二)实施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以百姓健康满意为根本,以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为重点,加强服务质量内涵建设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举,实施卫生服务优化工程和卫生资源优化工程,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
    1.卫生服务优化工程
    加强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和业务梯队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东丽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发展中医药事业,创建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家庭责任医生制度,以家庭为单元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深化“二级服务、三级管理”内涵,建立覆盖全人群健康管理网络。实施乡医一体化管理,发挥乡村医生职能。
    2.卫生资源优化工程
    构筑区域“2+2+6+N”卫生资源格局,完成东丽医院、东丽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打造区域综合医疗和中医诊疗中心;高标准新建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军粮城社区服务中心、金钟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新街社区服务中心和新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配置社区设施设备,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水平。
    五、服务内容
    (一)医疗惠民工程
    1.辖区居民就诊直通车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和就医档案,常住居民健康档案和就医档案建档率80%以上。
    (2)建立居民在本区医疗单位直接就诊绿色通道,通过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建档居民利用健康档案信息自动挂号,简化就医流程,方便居民就诊。
    2.医疗延续服务
    (3)提供住院患者出院访视服务,辖区户籍居民在区属医疗机构就诊出院后,由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提供出院延续服务,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得到专业技术服务和指导,主要包括出院医嘱执行、用药指导、健康咨询、一般诊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内容。
    3.残疾人康复服务
    (4)完善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康复能力建设,建立社区残疾人健康档案,定期为有需求的残疾人进行体检,建立残疾人社区与区级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救助办法,建立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和重返社会能力。
    4.居民疾病救助体系
    (5)辖区户籍城乡医保居民在区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包括生育险)发生的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医疗费用,经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按剩余部分20%的比例进行补助。
    (6)统筹民政救助、社会保障等医疗救助政策,对重点人群实行减免优惠政策,形成“资助参保、诊疗费用减免、特殊疾病定额救助、住院医疗救助、重病慈善救助”五位一体的疾病医疗救助体系,减轻居民就诊负担,实现卫生服务公平可及。
    (二)预防保健工程
    5.0~6岁儿童系统保健
    (7)开展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与干预,筛查率98%以上,阳性儿童管理率100%。
    (8)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与干预,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儿童,采取干预措施,避免因听力障碍造成的语言障碍和学习障碍,筛查率98%以上,阳性儿童管理率100%。
    (9)开展新生儿访视服务,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入户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新生儿护理、喂养及疾病预防指导,入户访视率90%以上。
    (10)实施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建立儿童保健档案,依据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教育,管理覆盖率90%以上。
    (11)实施体弱儿专案管理,对患有贫血、佝偻病儿童进行规范的健康管理,管理率100%,管理合格率90%以上。
    (12)免费为辖区常住儿童提供11种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率95%以上。
    (13)对出生4个月内的儿童进行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波筛查,防止儿童成长后的行走不良,筛查率95%以上。
    (14)对1岁内的儿童进行先天性白内障筛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避免失去治疗时机导致失明,筛查率95%以上。
    (15)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筛查率95%以上。
    (16)建立儿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监测与促进工作体系,开展儿童神经与智力发育早期发展服务,神经发育高风险儿童筛查率90%以上,转诊率90%以上。
    (17)建立托幼园所卫生评价制度,定期开展托幼园所卫生学评价,新建园所卫生评价率100%,定期评价率100%。
    (18)建立园所儿童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园所儿童健康发育进行监测,了解托幼园所儿童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19)开展托幼园所儿童心理行为监测与干预服务,促进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为入学作积极准备,管理率100%。
    (20)加强托幼园所儿童常见疾病防治,对龋齿、贫血、钙缺乏、肥胖儿童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查,定期组织家长健康教育课堂,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必要诊治,对口腔卫生、膳食营养给予指导。
    6.7~19岁学生保健
    (21)建立中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对中小学校在校学生进行体质监测体检,体检率95%以上,及时发现学生健康问题,采取必要干预措施。
    (22)开展6~8岁儿童(小学1-3年级)“六龄齿”(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服务,预防口腔龋病,提升口腔健康水平,第一恒磨牙封闭完好率90%以上。
    (23)实施在校青少年视力保护项目,通过定期视力检查和用眼卫生管理,预防和减少学生近视发生,视力监测覆盖率90%以上,管理率100%。
    (24)对超重和肥胖儿童、青少年及时采取系统干预措施,避免肥胖导致的健康、社会、心理等问题延续至成年期,肥胖监测覆盖率90%以上,管理率100%。
    (25)实施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率80%以上。
    (26)加强青少年青春期保健,及时发现青春期发育问题,增强青少年对生殖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了解与重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青春期保健知识知晓率80%以上。
    (27)加强麻疹、手足口等传染病防治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7.20~59岁劳动力保健
    (28)普及以婚前检查、婚育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婚前保健服务,婚前保健覆盖率80%以上。
    (29)开展生育夫妇孕前疾病筛查和优生服务,孕前疾病筛查率90%以上,重点人群干预率100%。
    (30)开展35岁以上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建立35岁以上人群就诊测血压制度,控制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出现,医疗单位门诊测量率95%以上,患者登记率60%以上,规范管理率35%以上,血压控制率30%以上。
    (31)开展3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患者登记率60%以上,规范管理率30%以上,血糖控制率25%以上。
    (32)开展30~59岁人群脑卒中、重症精神病和残疾健康管理服务,管理率80%以上。
    (33)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34)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35)加强公务人员健康管理,使其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状态。
    8.20~65岁妇女保健
    (36)开展准备怀孕妇女免费叶酸检测与补服、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叶酸检测率100%,服药依从率70%以上,健康知识知晓率90%以上。
    (37)实施孕产妇自怀孕至分娩后42天系统保健管理,早孕建册管理率85%以上,管理覆盖率90%以上。
    (38)开展无创产前筛查服务,及时发现胎儿神经管、染色体等重度畸形,产前筛查率90%以上。
    (39)实施妊娠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疾病专项管理,管理率100%。
    (40)普及孕妇学校服务,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孕期、胎儿期保健及家庭科学育儿水平,逐步提高全区孕期健康教育水平和服务质量。
    (41)实施住院分娩补助与自然分娩补助,倡导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保护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健康,住院分娩率100%、剖宫产率40%以下。
    (42)开展已婚妇女妇科疾病定期体检和妇女两癌筛查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体检率80%以上。
    (43)开展妇女更年期保健服务,服务覆盖率80%以上,减少妇女更年期产生的健康问题。
    9.6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
    (44)建立老年人定期体检制度,针对老年人生理特点开展健康查体和健康指导,健康管理率85%以上。
    (45)开展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一年四次随访服务,对患者生活方式和用药给予专业指导,患者登记率60%以上,规范管理率35%以上,血压控制率30%以上。
    (46)开展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提供一年四次随访服务,对患者生活方式和用药给予专业指导,患者登记率60%以上,规范管理率30%以上,血糖控制率25%以上。
    (47)开展老年人脑卒中、重症精神病和残疾健康管理,提供一年四次随访服务,对患者生活方式与用药给予专业指导,管理率85%以上。
    (48)开展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每年注射一次流感疫苗。
    (49)开展老年人大肠癌筛查项目,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患者长期存活率。
    (50)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以积极生活方式引导和加强临终关怀服务。
    (三)健康促进工程
    10.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和技能
    (51)开展“人人动手清洁家园”行动,发动全区居民参与整治社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公益性活动。建立义务劳动制度和群众性监督机制,定期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及整治活动,引导百姓主动关心公共卫生状况和环境状况,自觉维护市容环境,逐步消除影响城市健康的环境因素。
    (52)开展“人人劝阻室内吸烟”行动,积极倡导居民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劝阻室内吸烟、不主动敬烟和不接受敬烟的行为习惯,大力营造全面控烟的社会氛围。全区所有医院、机关、学校全面控烟,餐饮、宾馆和文化娱乐场所全部标注控烟标识,部分餐饮集中地区逐步实行区域性控烟。
    (53)开展“人人坚持日行万步”行动,全面倡导“体育生活化”理念,引导居民参与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通过健身操、万人跑等形式,不断扩大参与人群范围;大力推广 “工间操”制度,倡导职业人群加强日常健身锻炼;在公共绿地、公园和社区的有关道路上,建立以健身为主题的宣传指示牌,普及科学健身理念。
    (54)开展“人人学会应急自救”行动,普及识别危险标识的知识和技能,提醒居民注意周围环境,防范潜在危险,时刻做好自身安全保障,减少意外伤害。组织开展各类应急自救基本技能培训、测试和演练,不断提高居民在地铁、楼宇等公共场所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意识和能力。
    11.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55)开展健康学校创建活动,使儿童、青少年掌握常见病防治和卫生保健知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学生个体和群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56)开展健康工地创建工作,改善场容场貌和施工现场从业人员的生活、工作环境,保障施工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57)开展健康单位创建工作,营造单位健康生活方式支持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提供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指导,培养单位职工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58)开展健康社区创建工作,营造社区健康生活方式支持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提供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指导,培养居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12.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59)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以构筑企业负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群众参与的食品放心工程体系为目标,积极构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保证居民吃的放心、安心。
    (60)引导居民合理膳食,广泛宣传合理膳食的知识,推广食品标签,在集体用餐的健康单位内开展控盐、控油等合理膳食,推广健康菜谱。
    六、组织领导
    (一)健康东丽促进计划领导小组
    成立健康东丽促进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区委组织部、宣传部、人大、政协和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卫生局、区委督查室、区发改委、计生委、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教育局、体育局、残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红十字会、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社保分中心、各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领导、协调和督查“健康东丽促进计划”工作实施,定期听取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研究和解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局,办公室主任由卫生局局长兼任。负责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健康东丽促进计划”各项任务。
    (二)部门工作职责
    区卫生局:组织和协调各项服务项目的落实与监测评估;不断创新和完善服务模式,加强医疗保健能力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区委宣传部:把“健康东丽促进计划”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指导各新闻媒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做好“健康东丽促进计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衔接,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计划。
    区计生委:积极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做好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和重点人群管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区财政局:研究制定相关经费补偿政策,保证“健康东丽促进计划”专项资金的落实,做好资金保障和监管工作。
    区民政局:协助社保部门完善居民救助体系建设,做好救助对象的审核、确认和相关救助工作,组织婚姻登记人群接受健康服务。
    区人力社保局:会同民政部门完善居民疾病救助体系,研究制定相关项目的医疗保险制度,落实职工劳动保护政策。
    区教育局:落实学生保健项目;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改善学校教学条件和卫生、体育设施,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
    区体育局:开展全民健身行动,大力倡导群众体育运动,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区残联:落实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做好救助对象的审核、确认工作;协调做好服务对象救助工作。
    区总工会:动员组织全区企事业单位职工积极参与“健康东丽促进计划”,落实职工体检制度和工间操制度,依法维护职工健康权益。
    团区委:动员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健康东丽促进计划”,组织青年、学生参与爱国卫生和防病宣传,开展“健康东丽促进计划”志愿者活动。
    区红十字会:组织普及医疗急救知识,开展急救、自救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广大群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疾病的急救、自救能力。
    区妇儿工委办公室:研究制定保障妇女儿童健康的相关政策,动员组织全区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加“健康东丽促进计划”。
    社保分中心:会同卫生部门研究和落实相关项目的医疗保险制度。
    各街道办事处:落实健康社区创建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开展社区健康诊断,组织和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健康促进项目。
    七、保障措施
    (一)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原则,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为“健康东丽促进计划”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建立项目专项资金,制定经费保障和管理方案,严格项目资金使用和管理。
    (二)完善部门联合机制
    各街道和职能部门要将“健康东丽促进计划”工作列入本辖区、本部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制定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坚持以人民健康利益为先,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部门联合联动机制,不断加强“健康东丽促进计划”项目的统筹衔接。
    (三)加强工作考核评估
    制定指标评价与效果评估方案,定期开展居民健康指标评价和项目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和举措。制定督导考核方案,定期组织督导检查,将考核情况作为每年政府对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实施健康促进项目化管理,坚持立足实际和成本效益的原则,严格调研论证新增项目,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加强项目信息化建设,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健康东丽促进计划”网站,发挥信息化在居民生命周期健康促进服务中的技术支撑作用。
    (五)加强社会宣传引导
    实施“健康东丽促进计划”需要居民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宣传部门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开展专项宣传活动,注重加强流动人口宣传,让每一个百姓了解、理解、支持和参与,成为“健康东丽促进计划”的受益者和参与者。

 
    附件:健康东丽促进计划结构图


文章关键字: 居民 儿童 保健 医疗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