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关于印发《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来源 : 天津市东丽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2-06-21

关于印发《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各街道有关部门:

《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已经区农业农村委党委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2021年4月25日


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天津市东丽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录

一、坚持行稳致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1.发展成效

2.发展瓶颈

二、科学研判时势,辩证把握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1.发展机遇

2.面临挑战

三、汇聚发展合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1.指导思想

2.发展原则

3.发展目标

表1 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四、聚焦产业融合,构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1.立足高端需求,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

2.强化主体培育,推动现代化经营体系建设

3.探索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化服务体系完善

专栏1 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

五、践行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1.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打造生态高地

2.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价值

3.推动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4.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全域城镇化

专栏2 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工程

六、厚植文化优势,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和文化繁荣

1.加强新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2.完善新市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3.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专栏3 文明新风建设和文化繁荣重点工程

七、创新治理方式,打造城乡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

1.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全面领导

2.健全社区民主自治体系

3.打造“网格化+大数据”的精准社会治理模式

专栏4 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工程

八、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提高民生水平和百姓福祉

1.推动市政设施的高标准配置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3.拓宽新市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专栏5 民生福祉改善重点工程

九、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

2.坚持规划引领

3.强化用地保障

4.完善资金保障

5.突出人才保障


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东丽区由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向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新区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关于制定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天津市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等。本规划是指导东丽区“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动纲领,明确“十四五”时期东丽区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程,突出近期实施、项目落地与保障机制,是 2020-2025 年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蓝图。 

一、坚持行稳致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2016年以来,东丽区立足区位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多业态产业协同发展,已经形成“一轴(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绿廊)、两翼(南北两大农业产业集聚区)、五区(五个生态宜居区)、多核点(两区五园六基地多主体)、多链条(以产业融合为基础的多条产业链)”的农业农村发展总体空间布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面稳定向好,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

(1)优势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化布局,品牌建设不断推进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养殖业”的产业调整思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花卉、果蔬、休闲农业、水产养殖加工业、水稻种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已成为支柱。随着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高位推进,海河绿芯局部区域已形成成林、片林的生态格局,林业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东丽湖富氧区呈现出“大水、大林、大绿”的生态景色,华明、军粮城区域的稻蟹混养、特色采摘等生态农业呈现勃勃生机。同时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的格局,两园五区六基地的产业布局逐渐成熟,高效设施农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全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2.19万亩、无公害基地12个、认证品种96个,认定中国驰名商标2件、天津市著名商标6件、天津市名牌产品2个。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主导力量,产业集聚趋势凸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型。全区现有农业产业化企业8家,其中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其中国家级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合作社4家,带动农户4万余户,联结基地3万余亩。纳入家庭农场名录系统133家。天津滨海无瑕农业生态园、天津东信国际花卉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宽达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天津滨海傲绿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集群效应强劲,辐射效应凸显,基本形成了三产深度互动、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天津滨海宽达生态农业科技园,建立了以科技为先导、以打造水产品全产业链为目标,以大宗淡水鱼养殖示范、科普教育以及精深加工食品为特色的三产融合发展路径。天津滨海傲绿农业科技园区,依托多元产业体系,成功实现了现代农业科技集成示范、绿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农业创意休闲等多功能的复合,推进了产业的融合。休闲农业快速发展,欢坨西红柿、胡张庄葡萄、华明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持续扩大,蔬果采摘、托管认养、休闲旅游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

(3)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大幅提升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化经营水平。截至2020年底,共71个村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目标任务,登记赋码,成立了6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2个经济合作社。通过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了村集体经济行为,完善了集体资产管理中的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各项制度,规范了街道对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和监督行为,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依托天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股权托管交易平台,将改制后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全部成员股权纳入天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托管,形成股权托管、流转交易、有偿退出机制,规范交易流程,保护了成员利益。同时根据各村资源禀赋,积极引导和扶持,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途径和新模式。2019年末,全区71个村及所属76家企业资产总额124.28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达71.34亿元,非经营性资产52.94亿元。

(4)环境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000余家,提升改造100余家,在全市率先完成3万余户散煤治理任务。实施水环境综合治理,集中清整疏浚河道沟渠162公里,完成6条二级河道黑臭水体治理,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管理。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开展耕地土壤污染修复示范,加强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了97%。不断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完成绿化造林1.92万亩。推进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老村台滞留户拆迁工作,各街道及集体经济组织围绕“街域、村庄、园田、农户”四大综合体,开展“五边洁净”行动,全面清理整治路边、河边、田边、村边、屋边垃圾及卫生死角。完成76座卫生公厕改造任务,切实做到长效管护。

(5)民生事业在扩面提质中加快发展,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社会保障方面,形成保障、救助、优抚三大类96项社会救助体系,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救助水平全市领先。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协调推进,新建并引入社会化组织运营金桥养老中心、溪水湾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实现社区全覆盖。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卫生事业稳步推进,聚焦“一老一小一急一投诉”,完成乡医一体化管理部署,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治理综合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城市管理、网格运行、群众诉求事项办理,全面提高基层治理精细化精准化水平。推进社会治安防控“六张网”建设,构建现代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推进文明城区创建工作中,东丽区荣获2017年首届天津市文明城区称号,获得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9个单位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于明庄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二)发展瓶颈

(1)高质量农业发展缓慢,现代产业体系有待完善

东丽区尚未形成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均有待提升。农业品牌建设滞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引领作用弱,缺乏高端绿色精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仍存在发展不充分、实力不强等问题。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通性不强,产业链条较短,三产融合提升空间大。

(2)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单一,制度创新有待突破

集体经济组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偏弱,乡村振兴意识不强,经营理念僵化,经营模式单一,多以租赁等低端形式为主,资源禀赋未得到充分利用,发展后劲不足,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不强。股权管理、股权运作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创新,集体经济缺乏长效的投资增长机制。

(3)公共基础设施尚需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对标深度城镇化要求,“社区之表、农村之实”问题依然存在。新市镇的基础设施、物业服务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还有待优化,拆迁区域脏乱差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平等竞争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尚未形成,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市民增收难和就业安置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存在。

(4)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社会治理体系仍需创新

还迁居民的“城市居民”的身份认同感较弱,文明程度、人的文化素养等方面需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中仍存在更多公共资源、审批事项、管理权限和民生服务未真正下放到基层等问题,大数据的应用和社会治理创新也有待深度融合,基层治理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二、科学研判时势,辩证把握发展机遇和面临挑战 

(一)发展机遇

(1)把握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机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发力期,东丽区要紧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全面谋划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基层治理更加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提升。

(2)把握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

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构建以新经济为核心的协同创新生态圈,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统筹三地科技、人才和项目等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积极挖掘资源空间、合作空间和发展空间,打造一批精准承接的农业特色产业载体,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首选地。

(3)把握好津滨双城发展新格局

把握“津城”和“滨城”双城发展新格局,借助连接双城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以服务“津城”为导向增强现代服务功能,以协同“滨城”为抓手加速动能升级,充分释放双城叠加驱动效应,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农业产业优势,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并为新市镇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实现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

(4)把握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机遇

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为主线,加强生态空间与城市发展互动,释放东丽湖、海河、赤土生态湿地等生态资源经济价值,构建绿色生产生活体系,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优化绿色生态体验,打造绿色生态宜游宜居城区。

(二)面临挑战

(1)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新市民持续增收难

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世界格局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增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亟需加快建立。新市民转移就业的空间收窄,已呈现出就业总量和水平增长明显放缓的趋势,农业市场风险加大,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日益凸显,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步伐放缓,都导致新市民持续增收压力日益增大。

(2)经济发展新动能不足与旧动能乏力同在

新市镇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新”发展尚未形成有效支撑的强劲动能。以投资拉动为主要驱动力的传统动能呈现乏力态势,表现为农业投资尤其是新项目、大项目的投资持续下滑。如何在城乡融合的框架下持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有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是亟待破解的又一难题。

(3)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任重道远

东丽区作为天津市唯一一个实施全域城市化的涉农区,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建设并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新市民固有的思维定势与快速城镇化形成碰撞,生活习惯和文明程度与城镇化不相适应,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居民生活环境仍有待改善,进而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因此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任重道远。

三、汇聚发展合力,谱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篇章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绿色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融合、协同创新”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推进新市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产业融合示范区、高效农业示范区和生态文化示范区三大片区,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新市镇宜居宜业、新市民富裕富足,努力将东丽区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绿谷。

(二)发展原则

——顶层统领、全面协调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党管新市镇工作领导体制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统筹保障、全面协调,加快“多规合一”步伐,整体部署,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绿色发展、全域融合

秉持生态文明理念,严格遵守生态红线,坚持绿色富民发展导向,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坚定不移走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按照全域融合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推动生态融合、交通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文化融合、社会融合等上水平,实现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 效益、生态相统一。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立足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目标,高起点谋划产业布局,高效能发展产业融合产城融合,高标准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全面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宜居生态新城。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坚持统筹推进民生保障制度、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各项综合改革,创新思路激发各类主体活力,激活各类要素潜能,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东丽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阶段性新成效,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城区、景区、农区“三区联动”发展,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产业兴、生态优、民风正、治理强、居民富的目标。

——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形成。以绿色和科技为引领,依托资源优势确定发展定位,打造“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北部以华明、东丽湖为核心打造“生活+”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慢生活体验示范区、高标准粮食生产示范基地以及农旅融合都市田园区;西部以金钟街为核心打造“生产+”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万亩西红柿特色产业基地;南部以绿色生态屏障绿芯和古海岸绿廊为核心打造“生态+”生态文化示范区,建设绿色生态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农林牧渔总产值年增长2%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2.3万吨。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2个,2025年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300万人次,年综合收入1亿元。

——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全面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业污染防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到2025年,区域内二级河道水体主要指标达到V类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50%以上,农田残膜回收率达到99%。

——文明新风更加浓郁,文化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新市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显著提高,新市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健康丰富。

——城乡一体的治理体系愈加完善。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加成熟,社区民主自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更加优化,“网格化+大数据”的精准治理模式更加科学。平安法治建设进一步深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城乡市政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实现一体化配置,百姓生活更加便捷,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新市民就业更加充分,收入水平持续增长,民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表1东丽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2020年

基期值

2025年

目标值

属性

农业

现代化

1

农业总产值

亿元

8.8

9.72

预期性

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2.23

2.3

约束性

3

农业劳动生产率

元/人

145281

160401

预期性

4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1.5

2

预期性

5

新增落地蔬菜或经济作物面积

万亩

-

0.5

预期性

6

新增小站稻种植面积

万亩

0

0.8

预期性

7

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26

2

预期性

8

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

30

预期性

9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97

97

预期性

10

小农户土地经营面积比重

%

14

10

预期性

11

精品农产品品牌数量

2

2

预期性

12

休闲农业综合收入

万元

2411

10000

预期性

13

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0

2

预期性

环境改善

14

建成区域绿化覆盖率

%

42.6

43

约束性

15

二级河道V类水体达标率

%

100

100

预期性

16

一级管控区蓝绿空间占比

%

75

85

约束性

17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0.7

0.77

预期性

18

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

99

>99

预期性

19

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

氮45

磷15

钾40

氮>45

磷>15

钾>40

约束性

20

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

%

44.22

>50

约束性

21

农田残膜回收率

%

80

>99

预期性

文化繁荣

22

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100

100

预期性

治理有效

23

社区网络化治理覆盖率

%

100

100

预期性

民生改善

24

人均可支配收入

41560

与经济

增长基本

同步

预期性

25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28.5

27.5

预期性

四、聚焦产业融合,构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东丽区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全面升级优势农业产业,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园区化、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健康化、融合化”的“六化”指导思想,构建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纵深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一)立足高端需求,提升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

空间布局上,依托资源优势,错位发展,重点打造“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北部东丽湖和华明产业融合示范区、西部金钟高效农业示范区,南部绿芯和绿廊生态文化示范区,形成“片”状发展格局。产品结构上,重点发展多彩产业(绿色:蔬菜、林业;红色:花卉、西红柿、火龙果和草莓;白色:大米、小麦、食用菌、水产;紫色:葡萄;)。产业业态上,发掘农业“产品供给、文化体验、生态涵养、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创教育”等多种功能和生产、生活、生态等多重价值,突出数字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电商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定制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业态培育。

(1)北部东丽湖和华明产业融合示范区

突出“生活+”理念,围绕东丽区“十四五”规划,结合北部绿色生态创新发展带总体目标以及建设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华明片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任务,立足于华明高新区知识产权小镇发展基础,面向高端技术人群,重点打造释放压力、舒缓心情、休闲度假、回归自然的高品质产业融合示范区。以华明农业园及胡张庄葡萄基地为核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和带动周边永和、赤土发展高标准农田试验示范工程,打造集智慧田园体验、四季果蔬采摘、高品位特色民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体验区。发挥东丽湖和赤土湿地丰富的生态资源及创新优势,融入慢生活理念,修建环湖步道、骑行慢道,引入亲子垂钓、滨水漫游、单车慢行、低碳露营、湿地科普等特色项目,打造养心、养肺、养胃、养身、养智“五养”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慢生活体验区。

(2)西部金钟高效农业示范区

突出“生产+”功能,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以及“决战临空”区域定位、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有利时机,围绕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强化“菜篮子”农产品供给能力总体目标,实施“品质、品种、品牌”三品工程,打造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对金钟现有低端设施种植区进行整体提升,着力打造集中连片、配套完善、依标生产、效益稳固的设施农业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西红柿、花卉、蔬菜、食用菌等。扩大欢坨西红柿种植规模,提升西红柿标准化生产能力,打造区域性公用品牌。持续提升现有高档花卉生产产能,打造高端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

(3)南部绿芯和绿廊生态文化示范区

突出“生态+”效益,抢抓双城中间规划管控,建设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机遇,立足于毗邻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以及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区有利时机,依托海河生态绿芯以及古海岸湿地绿廊,打造南部生态文化示范区。“十四五”前期,围绕绿色生态屏障建设重点工程,全面完成绿化造林,实现蓝绿空间占比目标,达到“大绿、大水”景观效果。“十四五”后期,在对二三级管控开发的前提与基础下,统筹绿芯、绿廊起步区、植物园、创意葫芦基地等资源,培育“农业+文化+体育”新型产业模式,开展品生活、品历史、品艺术、品野趣“四品融合”的文化主题活动,发展特色民宿、咖吧氧吧等新业态,开发乡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游,打造市民有氧休闲新去处,“氧吧”型旅游目的地以及生态立体种养示范基地。

(二)强化主体培育,推动现代化经营体系建设

实施主体培育工程,促进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推行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联动发展的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发展集农技推广、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品牌营销、金融保险、质量安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联合体和服务体系。

(1)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符合本区产业发展定位、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与规模。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风险补偿、财政贴息、用地优先、科研激励等方式,健全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培育一批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农业企业做强,提升改造现有产业优势突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做大,扶持优势龙头企业上市。

(2)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发展

探索龙头企业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本着优势互补原则,引导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发挥产业组织优势,推动“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民合作社”、“公司+家庭农场”等联合发展形式,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载体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同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建设向结合,推进农业关联产业聚集发展、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包括稻蟹综合种养游、林下经济、休闲体验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四条全产业链,构建形成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

(三)探索模式创新,促进现代化服务体系完善

要加快金融、物流、商务会展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元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新体系。积极搭建区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包括农业龙头招引服务、农业标准认证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服务、品牌运营服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新农人培训、农产品交易服务等,加强资源整合和要素支撑,完善农业产业服务体系。

专栏1 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程

1、建设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现有葡萄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基础,引入实力雄厚社会资本合作开发,2021年投资6000万元对胡张庄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2022年6月前实现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的试运营。到2025年,示范区面积达到6000亩,集休闲度假、文创科普、精深加工、亲子体验、特色民宿等高附加值功能开发不断深入,将胡张庄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成为京津产城融合示范高地。

2、高标准农田试验示范工程。建设永和5000亩、金钟河北赤土3300亩高标准农田试验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东丽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21年末新建设施农业面积0.5万亩,到“十四五”末,设施农业面积达到2万亩。

3、建设智能化粮食种植基地。以提高优质精品粮供给,优化粮食作物品种为目标,稳定范庄万亩小麦种植,提高以强筋小麦为代表的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比重,2025年末达到12000亩。加大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和5G技术在的推广力度,提高大田农作物生产效率,促进亩均效益大幅提升。

4、建设万亩西红柿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基地。立足欢坨村西红柿产业基础,通过实施土地复垦以及高标准农田改造,扩大产业规模,提升设施化水平,实施品牌战略,建设万亩西红柿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打造专业化、标准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产品品质。申请“欢坨西红柿”地理标志认证登记,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放大品牌效应。发挥益农信息社作用,加快发展电商平台,拓宽网络销售渠道。

5、重塑高档花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过“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持续提升现有高档花卉生产产能,加快花卉新品培育、种苗繁育和生产技术创新,促进全市花卉产业技术升级,逐步形成以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休闲娱乐、度假养生为主的复合式花卉主题休闲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科普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花卉技术创新与研发示范基地,面积达到3000亩。

6、精深农产品加工升级工程。2022年完成宽达农产品加工体验基地(600亩)异地重建,做强淡水鱼加工产业。依托绿色蔬菜产业基地(1000亩)、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200亩),开展净菜加工、深加工及配送业务。依托国顺(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卤味地方特色产品,将赤土扣肉丸子、骆驼房子烧鸡打造成为“津农精品”。

7、稻蟹混养产业提升工程。2021年,全面完成军粮城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5000亩的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稻蟹、稻鳅、稻虾等立体循环养殖模式广泛推广,一田两用、一水双收,大幅提高亩产收益,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8、建设“农业+文化+体育”融合发展工程。完成无暇精品特色生态园和军粮城生态文化园设施提升改造。以创建全民健身示范区为契机,依托海河生态绿芯以及古海岸湿地绿廊,发展休闲健身、赛事运营、慢运动、马拉松、自行车环城赛等体育文化产业,推广发展趣味乡村体育活动,培育“农业+文化+体育”等新型产业模式。

9、绿芯生态康养培育工程。依托南部片林生态环境,以森林生态+康养服务为核心,发展健身行、有氧游、花海观光等休闲户外运动业态。提升改造海河生态旅游园和滨丽生态创意园基础设施。积极培育林下经济,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发展的芍药、石斛等观赏型中药材种植。

五、践行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坚持绿色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以融入天津市双城发展格局和生态格局为导向,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为主线,释放海河、东丽湖、赤土生态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价值,深入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绿色发展攻坚工程,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绿色生态宜居高地。

(一)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打造生态高地

加强对海河、东丽湖、赤土生态湿地、基本农田、现有林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修复,围绕“一廊两芯两环六片区”布局,推进古海岸湿地绿廊、海河生态绿芯和东丽湖湿地蓝芯、南北两大绿环和六大生态片区等重点项目的生态建设。合理确定生态屏障工程布局与建设时序,采用分期滚动开发模式,与专业化生态建设企业合作推进生态屏障项目建设,依托生态债券、生态基金等生态金融产品拓宽生态屏障建设融资渠道。加快探索屏障区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盘活用好绿色资源,深度发掘和拓展东丽湖、海河、赤土生态湿地等资源的生态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互利共赢。

(二)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价值

继续实施水生态修复,落实河湖长制,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赤土湿地公园保护区域,应利用现有坑塘水面进行改建,打造以净化功能为主导的人工湿地。金钟河生态修复保护区应控制污水进入金钟河,保护金钟河水体水质。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生境,恢复鸟类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打造蓝色生态屏障。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同时,开展湿地生态养殖、湿地观光、湿地科普游等综合利用,使湿地的生态功能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推动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促进绿色发展

推进化肥施用量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配方肥、商品有机肥、新型肥料、秸秆还田和水肥一体化设备补贴项目,通过精准施肥、调整施肥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等途径,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氮肥利用率45%、磷肥15%,钾肥40%,力争实现负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提高到99%以上,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覆盖率达到99%。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及生物农药,推广高效现代植保机械,到2025年设施农业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70%以上,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50%,农药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力争实现负增长。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耕地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与评价,有序推进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工作。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建立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区。加强农田残膜回收利用,到2025年农膜回收率力争达到99%。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推动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到202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力争实现全量化利用。

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继续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立健全农业节水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实施农业用水供水水源转换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助推全域城镇化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深化全域清洁化工程,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将未拆迁村纳入环卫一体化扫保范畴,加快推进老村台拆迁滞留户腾退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未拆迁村生活垃圾清运问题,实现建成区范围内公共机构、相关企业和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达到干净、整洁、美化目标。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重点围绕环境卫生、房屋质量、绿化设施、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等方面的短板,包括重点农业园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公厕等,切实查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居民的人居环境。

专栏2  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改善重点工程

1、绿色生态屏障区(南片区)储备林工程。项目位于金桥街,占地面积17435亩,完成绿化造林任务,实施土地平整,实现东河、东减河等主要河流水系连通,河流水质有效改善。到2025年,绿芯区域形成成林、片林生态格局,一级管控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85%,生态屏障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的建设目标。

2、金钟河沿岸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丽区金钟河北侧,占地面积约3400亩,采用“强化复合式潜流湿地+表流湿地+自然湿地”的旁路湿地净化工艺,处理金钟河河道水及工程西侧规划生态农业排水。通过对退渔养殖塘进行生态修复,设计出水水质优于Ⅳ类水质标准。

3、农业用水供水水源转换工程。利用5亿元政府专项债资金,通过对9万余亩集中连片耕地(其中近90%在生态屏障区内)实施供水水源转换、灌溉设施提升、沟渠疏通、泵站维修及水系连通等工程。到2025年,农业供水保证率由现状的50%提高到75%,灌溉水利用效率由现状的0.70提高到0.77。

六、厚植文化优势,推进文明新风建设和文化繁荣

加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涵养优良家风、淳朴民风、文明新风,不断提高新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加强新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的建设方式,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培育时代新市民为核心,全面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

加强道德素质养成。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新市民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文明生活。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覆盖,大力选树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先进典型,用嘉言懿行教育人、感染人。加强家风、家教、家训建设,弘扬中华孝道和崇尚勤俭节约、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完善新市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对接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街道文化中心、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同步提升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社区健身园,构建三级公共文体服务网络。推动基层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推进图书馆在新市镇建设分馆,实现与区图书馆、市图书馆通借通还,推动农家书屋向社区书吧转型,完善15分钟文化服务圈,大力开展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着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助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供给服务。到2025年,新市镇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整合各类文化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建设东丽文化云平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促使新市民能便捷获取优质数字文化资源。

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完善群众文艺扶持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科学普及和文化娱乐活动。加强“基层文化百团”建设,支持鼓励群众成立读书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团队,培育基层文化人才,繁荣文艺创作,促进群众喜闻乐见、特色鲜明、滋养涵育人心的文艺精品创作。深入推进文化惠民,扩大“东丽杯”、“文化双百”等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加强公益培训和文化志愿服务。鼓励开展群众性节日民俗活动,办好民间“村晚”、民俗文化、传统体育活动,激发基层群众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造力,打造“一街一品”、“一社区一品”等精品活动。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新市镇。

(三)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资源的整合、统筹规划、整体保护和展示利用。发掘整理推广历代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族规家训、文史典籍,培育富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乡贤文化。以“寻踪觅源”的方式挖掘东丽区古今文化,对泰山行宫、老姆庙、娘娘庙为主的建筑遗迹,军粮城传说、金钟河传说为主的民间文学艺术,葛沽宝辇会为主的地方习俗,以市级排地歌谣、无瑕街大宋村旱船为主的传统演艺等传统文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充分展示东丽“漕运”文化的魅力。

振兴特色乡土文化产业。振兴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文化本土人才,挖掘体现民俗风貌等特质文化,创新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和传统手工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街和文化产业群,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把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各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专栏3 文明新风建设和文化繁荣重点工程

1、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工程。整合公共文化设施、文化百团、文化志愿者培训等各类文化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现代数字技术手段,建设基于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东丽礼堂五馆合一的东丽文化云平台。

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挖掘展现东丽“漕运”文化,开展老姆庙、大宋庙等传统文物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实施历史遗迹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工程,收集文化遗产项目信息,积极利用现代数字媒体平台,打造数字化遗迹保护新模式,与东丽文化云平台对接进行大数据管理。

七、创新治理方式,打造城乡一体的社会治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共治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推动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全面领导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构建区、街、社区基层党建工作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推动条块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提高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跟进做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党组织建设,逐步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门党小组”组织架构。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执行有力、规范有效、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机制。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人用人标准,严把政治首关,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打造一支政治强、能力强、有威望、有凝聚力的带头人队伍。

(二)健全社区民主自治体系

健全“五位一体”的组织体系,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为主体,居民委员会和居务监督委员会为基础,业委会、物业企业、社会组织为纽带,驻区单位和各类经济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机制。严格落实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制度。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吸纳社区居民参加,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监督。深化居民民主协商,全面推行居民议事会制度,提高民事民议民评水平。深化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工作“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政府行政与社区自治有机衔接。

(三)打造“网格化+大数据”的精准社会治理模式

进一步完善区、街道(园区)、社区、基础网格四级网格管理体系,加快实现“智慧党建引领智慧社会建设信息平台”数据集成和一网统管,推进社区、农区、园区网络管理的有效覆盖,将党建、综合治理、城管、应急、产业发展、村民服务等“多网”有效融合,连通区、街道、社区三级信息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全区72个部门、11个街道、103个社区数据、信息共享,达到“云上管理”,实现网格空间信息化,打造“网格化+大数据”的精准社会治理模式。

专栏4 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工程

1、基层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强化街道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逐步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门党小组”组织架构。加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引导其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

2、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加快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围绕社区管理、社区政务、社区服务、社区安全等建设智慧社区应用,推动形成数据智能采集、管理高效有序、防范智慧有力的现代社区治理模式,打造示范社区,切实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提高民生水平和百姓福祉

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健全公共服务机制,拓宽居民增收渠道,不断提高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推动市政设施的高标准配置

对接城镇市政设施标准,推进还迁社区改造,完善“水电路气网”等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设施、安全设施和外部环境功能;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的质量成色,切实做好“清脏、治污、添绿、增美”四篇文章;开展新市镇管理系统化、智能化、市场化、精细化提升工程,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

(二)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

完善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鼓励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参与教育、养老、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新市镇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整合全区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共同体活动,发挥优质校的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广泛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深度服务社区教育服务主体,精准服务老年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区域教育快速发展。

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借助社区与区属、市属优质医疗资源对接,积极推动家庭医生签约,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完善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救治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区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逐步实现医联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推进医养护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形成。围绕均等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发展需求,整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养老机构、敬老院等现有资源,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引进第三方企业运用互联网+养老的模式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智能家居、智能巡视、健康监测等服务。发展互助性养老,创建示范睦邻点。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深化“救急难”工作平台应用,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共享、数据监测等工作,推动救助管理站设施建设。

(三)拓宽新市民就业和增收渠道

扩大面向新市民的就业供给,提升新市民工资性收入。重点开发都市农业、加工制造、社区服务、文旅服务等领域的就业岗位,加强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升新市民职业技能水平,推进新市民就近就业、融入社区。鼓励新市民自主创业,落实就业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扶持政策,强化创业培训和创业扶持力度。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就业服务平台,构建零距离就业服务机制,增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能力,努力形成“就业服务进家到户,就业岗位进街到社区”的就业服务常态。

推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促进新市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支持通过村庄整治盘活建设用地,发展休闲、体验、物业、康养等新产业新业态,探索“集体+养老”、“集体+文旅”、“集体+物业”等模式。积极探索实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根据休闲观光等产业分散布局的实际需要,探索灵活多样的供地新方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优势互补、股份合作,实现联合发展,规模化发展。

专栏5 民生福祉改善重点工程

1、健康绿道体系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以绿色生态屏障区绿道体系建设为纽带,串联屏障区内重要的蓝绿空间节点,串联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串联各个旅游点,打造体验绿色出行与慢生活的绿色网络通道。

2、新市民就业培训工程。通过与企业共建等形式,加强新市民非农就业创业培训,提升总体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开发一批创业培训实训课程,打造创业培训项目品牌。

九、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全面实施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保障措施,创新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方式,凝心聚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部门统筹协调的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机制。实施领导责任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区街社区三级书记抓农业农村规划落实和乡村振兴。发挥考核激励作用,保障规划落地执行。各有关部门应将建设用地指标执行情况、资金投入情况等重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考核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实施动态监控,切实推动政策落地。

(二)坚持规划引领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积极推进“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与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机衔接。坚持“多规合一”,完善“分级落实”的全域一体的城乡融合规划编制管理体制,统筹优化全域空间布局,协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全面城镇化。建立规划实施工作推进机制,相关部门要立足职能职责,强化政策配套,加强政策衔接和工作协调,协同推进规划实施。

(三)强化用地保障

完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体系,全面推进农地资源统筹使用。坚持全区产业“一盘棋”思想,对全区农地资源、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经营管理,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与产业融合发展,盘活存量,用好流量,辅以增量,激活土地资源资产,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用地需求。加快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鼓励支持区属国有企业和社会资本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出租、作价入股等合作方式,参与盘活闲置房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建设用地供给保障。新产业新业态及三产融合项目要用足用好点状供地政策,安排一定比例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支持建设服务配套设施。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用足用好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指标,规范备案程序,实行动态监管。

(四)完善资金保障

落实国家《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健全涉农财政支出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格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贷款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不断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降低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成本和风险。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差别化的信贷支持政策。发挥中丽(天津)产城融合发展基金的产业支撑作用,通过引导母基金、子基金组建,构建积极活跃的基金群,支持东丽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涉农上市公司,支持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参与乡村振兴。加大涉农保险产品创新,优先将特色农业产业纳入保险范围,完善全产业链保险品种,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风险保障水平。

(五)突出人才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开创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本领硬、作风实的基层干部工作队伍,加强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任职,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突出抓好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大力培育本土优秀人才,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各方面外来人才的落地。建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基层和农业企业挂职制度,鼓励城乡间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协作。加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市场营销、农业科技信息管理、农业物流等农业新兴业态的专业人才培育。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管理,将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融为一体,完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体系。对自主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在贷款、税收、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

文章关键字: 农业 生态 文化 产业 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