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信用知识|山东济宁:让信用“有价”又“有形”

来源 :齐鲁晚报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4-01-16

自“信用济宁”建设启动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纵深发展,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不断深入,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广泛应用。如今,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称号的激励下,济宁正以“信”为线编织成“网”,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意识,在集腋成裘中汇聚力量,让社会信用这一软实力落地生根,让社会信用的价值由无形变有形,成为可感可触的社会便利。

“信用+”给居民带来触手可及的实惠。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山东谋定而动,社会信用省级设计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山东省社会信用条例》发布,202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截至2023年底,省内16个城市获评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数量全国第一。

作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济宁不断探索信用工作新路径、丰富新内涵,开启了全民参与信用建设的新实践,让“无形”的信用给守信者带来“有形”便利。

在任城区金城街道开泰花园的社区餐厅内,20余种菜品依次摆放,居民们陆续前来食用。“我们每餐菜品采用低盐、低油等健康饮食方式。”开泰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肖克介绍,除了提供普通居民的5元套餐,餐厅还提供2元爱心特价餐,持有信用积分卡的居民和社区65岁以上老人均可享受,这种小激励激发更多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这种触摸可及的“小幸福”,在济宁已蔚然成风,“信用+”应用场景也不断扩容。通过“信用+”引领商户参与市场管理,金城街道商户参与信用建设工作人数超过70%,街道社会信用中心帮助12家商户获得了纯信用贷款70万元。安居街道每月按照600-1000元的标准统一采购表彰物品按需发放……

“任城区财政每年列支1000余万元的信用专项资金,150余万人次群众享受到各种费用减免优惠。”济宁市任城区社会信用中心副主任李振通坦言,对于信用等级高的个人,提供免费乘公交游景点、免费健康体检、免缴水费物业费、补贴医疗保险等十项“诚信礼包”,真正让诚信居民即的面子又得实惠。

任城区指导镇街创新“信用内循环”机制,设立“信用蓄水池”,接受爱心企业捐资捐物,动员辖区1200余家商户提供购物打折、免费服务等优惠礼遇。在各街道新建24个悦享小院、198个信用超市、222个诚信驿站,提供免费就餐洗衣理发、就业培训、积分兑换等服务,形成“区级财政保障、镇街挖潜拓源、社会多方参与”的信用激励体系。2023年,任城区先后被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厅确定为美德信用、农村“信用+”、“信用交通县”等3个省级试点。

2023年,济宁立足创新信用服务基层治理,着力实施“县域信用建设提升年”活动。任城区实施的“信用+基层治理”模式仅为县域信用建设的一个缩影。一年来,县域信用建设不断创新,特色亮点不断涌现,鱼台县打造农村常住家庭信用积分,将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村规民约作为信用乡村评价标准,以政府为主导、农户为主体,探索实施了信用应用创新“信用乡村”建设。曲阜将信用工作融入文化两创,建设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创建信用示范村镇38个,推出儒乡幸福超市、生活共享角等信用场景76个,并打造“信用+网格化”商圈治理等6个特色品牌。“儒乡幸福”信用平台与应用场景纳入全国和美乡村试点县(全省唯一)项目。

信用有价诚信受益,信用成最好通行证

信用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基石。在济宁,对守信企业和个人而言,处处亮“绿灯”,无不彰显社会信用的力量。

“签一张《承诺书》就可以先办完审批手续,没想到能帮这么大的忙。”在济宁交运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孙经理看来,便捷办理“信易批”是诚信经营带来的好处,让企业诚信经营动力更足了。

为守信者开通的“绿色通道”不仅如此,在覆盖任城区700余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主体中,凡达A级的信用主体,除可享受“无证明”审批外,还可享受容缺办理。“A+”级以上的诚信主体,还能享受诚信“绿色通道”窗口,配备服务专员,提供帮办代办、预约服务、上门指导、延时服务等10项便利服务。

这种颇具亮眼的举措,即是项目“审批”与“信用”深度绑定的体现。2019年济宁率先实现115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2021年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作为济宁主城区,任城区结合实际推出“信易批”,明确审批事项是否可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模拟审批”或“告知承诺制审批”,对114项审批服务事项“信用加速”。

除了审批制度改革做“减法”,让守信者办事便捷。在济宁,信用“有价”,能贷款、可“变现”,便是济宁依托“信用高地”转化为“资金洼地”。2019年,济宁市建起金融信用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精准绘制“信用画像”,创新融资“撮合”服务模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邮储银行为我们提供了针对‘专精特新’企业的信易贷专项贷款,不仅利率低,而且放款快,方式灵活,操作简便,在手机上就可以申请,真正使企业得到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猛说,贷款的顺利发放,不仅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更为企业爬坡过坎提供了助力,“信用有价、诚信受益”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信用有用数据先行,信用监管更具象化

让诚信有“形”,通过数字化、智慧化手段进行信用信息归集,制定积分细则,将行为量化,即是路径之一。

打开“信用中国(山东济宁)”网站,各类守信失信信息、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承诺信息都在网站公示,市场主体可自主查询自身信用信息,这是济宁市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的重要平台。

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已归集行政管理、信用承诺、严重失信对象信息等50余类信用数据,平台与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真正让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济宁在政务服务、项目申报、评先评优、融资授信等重点领域开展信用核查和联合奖惩。2023年以来,受理各部门单位来函信用核查业务360余次,核查自然人、法人信用主体3万余个。

在多维度信息归集下,个人、企业的“信用画像”逐渐描绘成形,信用监管更为具象化。济宁实现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全覆盖,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45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构建了“1+X+1”特色信用监管体系,将风险预警、风险分类与信用信息结果运用相结合,对全市企业进行ABCD信用风险划分,对A类企业“零打扰”,对D类企业全覆盖抽查,实现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无处不在”。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修订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文件30余个,涉及施工、监理、设计等10类不同主体,全面建成较完善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

对违法失信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济宁市更加注重失信主体的信用修复。2023年7月,济宁在全市推行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两书同达”主动告知制度,便于市场主体及时进行信用修复。

“‘两书同达’机制使我们知道了怎样通过流程进行信用恢复。”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及时的信用恢复,为企业后期招投标、融资减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建立‘一处罚一告知’的‘两书同达’机制,能够保障失信主体第一时间了解信用修复政策,激发企业诚实守信意愿。”济宁市发展和改革委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聂达秋介绍。2023年,市发展和改革委累计服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550余件,有效促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信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石,2024年,济宁市将进一步优化信用平台建设,夯实公共信用数据基础,推进经营主体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等信用监管重点应用落地落实,持续深化各重点行业领域和县域信用建设创新提升,不断擦亮‘信用济宁’金字招牌。”

文章关键字: 信用 社会 济宁 信息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