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推动“标准地”拿地承诺即可开工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竞争的重要“软实力”,也是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近期,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开展了市级以上功能区“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发挥功能区“大部制”优势,充分融合“标准地”与承诺制政策体系,推行三个“一件事”。
目前,改革举措已在青岛自贸片区、青岛高新区等功能区初见成效,推动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由原来平均100多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1-7个工作日,极大地减少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标准地出让前筹划”一件事
“我们将‘标准地’的区域评估、通平条件、指标标准、审批事项组件集成等深度融合,提前到土地出让前,由功能区管委统一组织实施,形成一套出让前的筹划工作成果体系,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拿地后需要开展的开工准备类工作,为拿地承诺即开工奠定坚实基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说。
以青岛自贸片区为例,推出了“招商白皮书”制度,将土地出让前政府部门已经完成的各类筹划成果及信息进行汇总,方便用地单位提前全面掌握土地现状,极大降低了拿地后进行土地整理、评估、设计等相关工作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助力青岛集成电路产业园、海尔水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快速开工。
青岛高新区则提前开展区域评估,形成区域性评估成果,供区域内建设项目共享共用,将项目落地后“企业跑腿花钱、逐项评估”变为项目落地前“政府统一买单、区域评估”,有效减轻企业负担,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同时,全面梳理工业项目全流程涉及的审批事项,形成了涵盖7大类、53小类服务事项的“一张清单”,在土地出让前一次性告知,简化了企业拿地后的用地流程,降低了用地成本,平均节省开工时间3个月,每亩节省资金2万元。
“标准地出让”一件事
记者了解到,我市还将“标准地”开工涉及的审批事项进行一揽子个性化组合,利用土地出让前公示公告时间,结合告知承诺有关要求,同步进行各类审批的模拟审核,提前做好拿地后各类审批证照的发放准备,支撑土地成交后立即发证。
青岛自贸片区利用土地公开出让的时间空隙主动靠前服务,指导企业提前准备各类审批材料,组织内部各部门同步开展模拟审批,将工程建设领域设计要点创新性形成“标准图册”,指导项目高效完成各类规划设计,尽可能避免反复修改、效率低的情况,青岛中集普威新能源项目采用这种方式,将常规3个月设计方案编制时间缩短至7天,常规反复十余次的审查修改缩短为1次,提高了项目开工的整体工作进度。
“标准地开工”一件事
企业竞得“标准地”后,按照承诺制有关要求,在签订土地出让成交确认书、建设项目履约监管协议、土地出让合同时,企业无需提交重复的或可共享的各类申请材料,审批部门并联办理项目开工阶段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同步发放施工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各类证照,实现企业“拿地承诺即开工”。
青岛自贸区采取组件集成制审批方式核发许可,企业只需填写“告知承诺书”,提供申请书、承诺书、设计方案等必备的申请资料,施工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证照可实现当天多证齐发,让企业真切感受前置服务带来的便捷。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