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如何把无形信用变有形财富
探索纯信用贷款金融服务“三农”模式,建立“信易+”应用场景200余个;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帮扶工作,确保信用修复“初审一日办”……2024年以来,衡水市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推动信用惠企便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创新举措,进一步提升信用信息应用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不断为经济发展赋能添彩。
拓展场景
推动信用惠企便民融入多领域
开展“信易+”守信激励,推动信用惠企便民融入多领域,是衡水市搭建多渠道、多元化信用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目前,该市结合需求导向和地方特色,已陆续推出“信易+红色旅游”“信易批”“信易游”“信易行”“信易+停车”等15项守信激励措施,建立“信易惠”“信易租”“信易售房”等应用场景200余个,扎实推动惠民便企信用产品落地,实现跨县互认、场景共享,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信用惠民体系,各县(市、区)“信易+”场景遍地开花。
同时,衡水市打造了金融服务中心、智慧金融平台、首贷续贷平台,推出“一中心两平台”金融服务模式,并于2023年获批全省首个设在市本级的首贷续贷服务中心试点。
在“一中心两平台”建设过程中,该市整合市级信用平台、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和大数据中心,归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奖励等涉企关键数据,并在全省较早完成与全国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打通部门间信用数据壁垒,提升金融风险预警模型精准度。“一中心两平台”有效解决了银企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信用数据“多跑路”、诚信企业“少跑腿”。
此外,该市组织开展诚信建设“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进市场”宣传活动,依托“帮扶诚信好企业、助力河北好品牌”行动,积极培树诚信典型,让守信重诺在湖城大地蔚然成风。
创新模式
让信用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赋能
“以前缺钱的时候,这家借完那家借。现在有了‘村级金融官’,能够快捷地办理贷款。用钱方便,利息也不高,真是太棒了!”饶阳县大尹村镇高村蔬菜种植户王金库说。
围绕破除农户面临的“担保难、融资难”问题,近年来,饶阳县创新推行“党建+信用+金融”模式,深化基层党组织与金融机构联动合作,通过村党组织做信用担保,构建起农户“想贷”与银行“敢贷”的格局。
为打造更加便民快捷,推荐审批流程短、时限短的信贷新机制,2023年以来,饶阳县依托“党建+信用+金融”经验,探索形成“村级金融官”惠农新框架,把金融服务延伸到基层的最末梢。
衡水是农业大市,农产品资源丰富,设施农业规模庞大,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户众多。而农户想要通过融资贷款发展壮大,普遍面临缺少抵押物的问题。饶阳县的这一惠农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还为产业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
目前,“党建+信用+金融”模式已经实现衡水市域全覆盖,并且升级到2.0版本,即“党建+信用+金融+村级金融官”,农户通过村级金融官层层把关、协助办理金融服务,足不出户就可完成贷款。
为顺利推行该模式,衡水市发挥基层党组织人熟地熟的优势,组建信息采集队、征信评审团两支队伍,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金融服务网络,评定信用乡镇51个、信用村7246个(次)、信用户59.2万户(次),累计投放信用贷款28.55亿元。
建立“一次授信、循环贷款”“户失信、村降级、乡受损”等机制,这种模式取得了“三增三减三促”的效果,即增加农民收入、增加贷款额度、增加贷款户数,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办理贷款手续、减少贷款利息,促进公民诚实守信、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高效服务
推行“随信联合查”监管优化环境
“没想到这么快就修复了信用,企业经营活动不再受限了!”衡水滨湖新区一家医疗器械厂负责人介绍,企业因未及时完成年报导致信用失信,滨湖新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得知后,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企业顺利完成了信用修复。
衡水滨湖新区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办理”,详细编制了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指南,并通过信用修复专题培训活动,广泛宣传信用修复政策。2024年4月15日,该局完成河北省首个企业异常经营名录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案例。
“随信联合查”是衡水市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整合多部门监管执法力量形成的监管模式,该模式提升了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度,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减轻了企业负担。
一方面,衡水市推进“双随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依托市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各部门涉企信用信息,制定综合评价模型,将全市经营主体分为信用风险低、一般、较高、高4个等级,根据信用风险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对违法失信、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加大抽查比例和频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对信用风险一般的经营主体,按常规比例和频次进行抽查;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另一方面,该市推进“双随机+部门联合”,健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按照统一谋划、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原则,制定年度联合抽查计划,确保能联尽联、应联必联。整合省、市联合抽查事项清单,合理确定联合部门数量,在兼顾成本和效能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部门联合随机抽查比例,最大限度减少多头检查,切实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未来,衡水市将以争创国家信用示范城市为契机,以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打造“诚信衡水”品牌,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