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街道:打造“近邻集市”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龙翔街道西站社区聚焦破解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互动难、社会治理效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自2022年创新开展党建引领“近邻集市”活动,以党组织“搭台”、企业、个人“摆摊”、群众“赶集”的方式,在龙翔街与版筑后街举办“龙翔摩登市井生活艺术节”市集活动。2024年国庆期间,为期5天的活动现场吸引了约13.5万人次参与,超2.2万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云逛集”。
依托联建纽带构建有引领力的联盟体系
西站社区探索多元化组织联建模式,引导属地各类党组织为“近邻集市”活动提供力量支撑。
跨领域联建。发挥社区“兼职委员”引领作用,组织辖区网格与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两新”组织、国企等领域组织横向联结,建立区域化近邻党建联盟,积极扩大“红色朋友圈”。目前辖区7家单位、5家慈善会、20家企业现结对联建。
跨地域联建。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合云南番茄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成立版筑翠园特色街区联合党支部,实现资源共用、服务共享。在跨地域商圈市场范围内,发挥属地兜底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作用,组织毗邻社区党组织与市场运营主体联建,推动毗邻地域的公共服务互认互享。
跨行业联建。整合社区范围内党建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市场监管员、治安管理员等30余人和16位律师、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组成跨行业“党员联盟”,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有效把区域内各行业志愿者联结起来,为“近邻集市”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丰富活动载体织密有凝聚力的服务网络
社区定期组织小区网格定主题、定队伍、定场所,把“近邻集市”开在群众身边。
构建集市“主题库”。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企业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小区党员、热心群众等群体,召开社区议事会,商讨议定群众“微心愿”,统筹制定“集市活动菜单”,让各网格的“近邻集市”活动内容既有特色,又符合群众需求。
固定集市“经营位”。为确保集市活动符合精致城市管理要求,提前申请各网格的活动场所,向近邻联盟成员发放集市活动“招募令”,强化双向认领、供需对接。按照“集市活动菜单”内容,为每个集市设置闲置物品交易、惠民政策宣讲、帮办代办服务、物业问题化解等不同主题摊位,让活动规范有序。
组建集市“服务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军乐志愿服务队”“文体志愿服务队”“义诊志愿服务队”等进集市服务,主动参与秩序维持、应急处突、矛盾化解等服务,形成“集市有需求,服务有保障”的局面。由外卖、快递小哥联合成立“护航集市·暖心为你”志愿服务队,通过在集市设置“小哥责任区”“骑手导引台”等岗位,为消费者提供活动时间、摊位类型等咨询服务,为摊主提供货物搬运、卫生清理等保障服务。
突出信用激励打造有吸引力的服务品牌
自2022年起,西站社区着力于办好特色集市,围绕群众需求,服务不断精益求精,为商圈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被评为全国15分钟便民服务圈示范点。目前,商圈范围不断扩展,已涵盖了医院、学校、商业等多种服务业态。
强化“自治+”载体运用。组织参与近邻集市的商户、居民、物业等签订摊位管理承诺书,明确集市经营秩序,以信用惩戒推动履约践诺。将信用奖惩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辖区热心居民、诚信商户中遴选代表组建“近邻集市”议事会,吸收党建联盟成员参与,商议解决集市活动中出现的延时服务、变更种类、服务质量等问题150余件。
拓宽“社区基金”应用场景。依托社区基金,有效地撬动居民、驻区单位、商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商治理合作机制。西站社区基金启动以来,筹集基金18500元,举办创意公益市集2次,开展社区“微改造”项目1项,让群众的美好民生愿景变成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扩大“示范+”引领效应。2025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近邻集市”活动20余场次,为城市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纠纷化解、健康体检、信用积分兑换等多元化服务110余项。注重挖掘区域内先进典型,选树“党员经营户”“信用商家”“最美志愿者”,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举办两届“东川大集”,以公共品牌助力乡村振兴。龙翔街道西站社区聚焦破解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互动难、社会治理效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自2022年创新开展党建引领“近邻集市”活动,以党组织“搭台”、企业、个人“摆摊”、群众“赶集”的方式,在龙翔街与版筑后街举办“龙翔摩登市井生活艺术节”市集活动。2024年国庆期间,为期5天的活动现场吸引了约13.5万人次参与,超2.2万人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云逛集”。
依托联建纽带构建有引领力的联盟体系
西站社区探索多元化组织联建模式,引导属地各类党组织为“近邻集市”活动提供力量支撑。
跨领域联建。发挥社区“兼职委员”引领作用,组织辖区网格与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两新”组织、国企等领域组织横向联结,建立区域化近邻党建联盟,积极扩大“红色朋友圈”。目前辖区7家单位、5家慈善会、20家企业现结对联建。
跨地域联建。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合云南番茄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24年12月成立版筑翠园特色街区联合党支部,实现资源共用、服务共享。在跨地域商圈市场范围内,发挥属地兜底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双重管理作用,组织毗邻社区党组织与市场运营主体联建,推动毗邻地域的公共服务互认互享。
跨行业联建。整合社区范围内党建联络员、企业服务员、市场监管员、治安管理员等30余人和16位律师、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组成跨行业“党员联盟”,在社区党委的引领下,有效把区域内各行业志愿者联结起来,为“近邻集市”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丰富活动载体织密有凝聚力的服务网络
社区定期组织小区网格定主题、定队伍、定场所,把“近邻集市”开在群众身边。
构建集市“主题库”。依托“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企业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发动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小区党员、热心群众等群体,召开社区议事会,商讨议定群众“微心愿”,统筹制定“集市活动菜单”,让各网格的“近邻集市”活动内容既有特色,又符合群众需求。
固定集市“经营位”。为确保集市活动符合精致城市管理要求,提前申请各网格的活动场所,向近邻联盟成员发放集市活动“招募令”,强化双向认领、供需对接。按照“集市活动菜单”内容,为每个集市设置闲置物品交易、惠民政策宣讲、帮办代办服务、物业问题化解等不同主题摊位,让活动规范有序。
组建集市“服务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军乐志愿服务队”“文体志愿服务队”“义诊志愿服务队”等进集市服务,主动参与秩序维持、应急处突、矛盾化解等服务,形成“集市有需求,服务有保障”的局面。由外卖、快递小哥联合成立“护航集市·暖心为你”志愿服务队,通过在集市设置“小哥责任区”“骑手导引台”等岗位,为消费者提供活动时间、摊位类型等咨询服务,为摊主提供货物搬运、卫生清理等保障服务。
突出信用激励打造有吸引力的服务品牌
自2022年起,西站社区着力于办好特色集市,围绕群众需求,服务不断精益求精,为商圈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被评为全国15分钟便民服务圈示范点。目前,商圈范围不断扩展,已涵盖了医院、学校、商业等多种服务业态。
强化“自治+”载体运用。组织参与近邻集市的商户、居民、物业等签订摊位管理承诺书,明确集市经营秩序,以信用惩戒推动履约践诺。将信用奖惩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从辖区热心居民、诚信商户中遴选代表组建“近邻集市”议事会,吸收党建联盟成员参与,商议解决集市活动中出现的延时服务、变更种类、服务质量等问题150余件。
拓宽“社区基金”应用场景。依托社区基金,有效地撬动居民、驻区单位、商家等多元主体参与小区治理,建立多元参与的协商治理合作机制。西站社区基金启动以来,筹集基金18500元,举办创意公益市集2次,开展社区“微改造”项目1项,让群众的美好民生愿景变成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扩大“示范+”引领效应。2025年以来,共组织开展“近邻集市”活动20余场次,为城市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纠纷化解、健康体检、信用积分兑换等多元化服务110余项。注重挖掘区域内先进典型,选树“党员经营户”“信用商家”“最美志愿者”,形成示范引领效应。举办两届“东川大集”,以公共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