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 >> 新闻详情

“信用+审批” 赋能政务服务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4-07-19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典型案例
分享到: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和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许多地方通过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优化准入服务等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当下,各地在“放管服”改革中,许多审批事项都实行备案制,审批中的绝大多数证明事项都被承诺制取代,这样不但提高了审批效率,也让更多市场主体和个人感受到“信用有价”,进而促进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主动守信,营造全方位的“信用+审批”服务诚信治理新模式。

  天津:交通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风电叶片提前装车即刻发证

  近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某道路运输企业通过信用承诺的方式成功办理了“风电叶片运输”证件。“以前我们在申请风电叶片运输证时,需要等待审批部门现场核查。现在引入了信用承诺制后,可以提前装车,提交承诺书,符合要求即刻发证,节省了大量时间。”该道路运输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据了解,为缩短大件运输办理时限,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推行风电叶片审查信用承诺制,办理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在办理审批手续过程中,审批部门将风电叶片运输现场核查优化为企业出具车货真实性照片的承诺书,比对后立即发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道路运输企业办证,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2022年,天津市共审批大件运输申请7.7万余件,做到了当天接件、当天处理,并及时与道路运输企业和其他省市审批平台保持密切联系,提供运输路线咨询、协调路线调整等服务。

  日前,《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行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承诺制的意见》(简称《意见》)印发,推动形成主体自愿、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意见》涵盖了信用承诺主体、落实机构、信用承诺等方面内容,将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行业各类主体的责任意识,优化市场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提高公共交通参与者的诚信意识。

  各信用主体提交的信用承诺书将通过“天津信用交通”等网站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信用承诺践行情况将计入信用档案、纳入天津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作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承诺不实的,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将依法终止办理、责令限期整改、撤销行政决定、予以行政处罚、开展分级分类监管,不再给予享受“绿色通道”等便民服务措施。

  山西太原:完善信用审批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平日,山西省太原市政务服务中心一派繁忙。这天,一楼新办企业服务区D38窗口,在晋中市开办公司的太原市民刘先生正在提交营业执照申请材料。D38窗口是2022年7月设立的一个服务专窗,主要办理跨市跨省业务。

  除了营业执照的申请,其他诸如市场准入、涉税办理和市民跨市流动涉及的高频事项,也实现了太原晋中、忻州两地的跨市通办。这些事项不仅可在线下专窗通办,线上也实现了专区通办,政务服务全程网办,一次不用跑。

  近年来,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与济南、郑州、西安、银川、兰州、呼和浩特等城市联合签订商事登记“跨省通办”框架协议,并与西宁市、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签订《政务服务通办协议》,通过“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免费邮寄”等方式实现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在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方面,与晋中市、忻州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联合发布《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了三市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创新行政审批管理和服务方式,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甄咏春表示,通过优环境、强服务等举措,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一门一窗一网一次办”成为太原审批服务新名片。

  为优化营商环境,该局依托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设太原市企业登记“线上帮办系统”,“在线沟通”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企一策”的商事登记业务咨询和“您说我办”的帮代办服务,应用“太原市商事登记系统”智能审批实现线上“秒批秒办”,对不符合智能化审批条件的企业登记注册事项“线下代办”,实现“一次也不跑”。

  据了解,太原市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169307户,净增119474户,期末市场主体总量达719225户,各类企业和涉税主体在市场主体总量的占比在全省各市中居首位。为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准入速度,太原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审管衔接,完善信用审批体系建设等举措,提高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办理应用比,2022年市县两级采取告知承诺制办理的比例提升至49%。此外,太原市市县两级全面推广“7×24小时”自助办,做到中午不断档、周末不打烊,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痛点。

  2022年,太原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全国率先推出教师资格认定“不见面审批”服务。依托“太原市政务服务云受理平台”,开发“教师资格确认材料提交系统”,与“中国教师资格网”无缝对接,解决了教师资格认定网办流程不流畅、需要现场确认等问题。变“线下反复跑”为“线上一次办”,变“自费办”为“零支出”。截至目前,已为全市4070名教师及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了简便快捷的线上审批服务。

  黑龙江哈尔滨: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服务工作机制

  2022年7月,哈尔滨市公布市级第二批实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17项,内容新增市场监管、公安、水务、科技等领域。年初以来,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局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协调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探索实施“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有惩戒”的新型管理模式,行政审批改革向纵深推进。

  据了解,列入清单的行政审批事项,实行以“承诺”代替许可的审批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相关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效率。以旅馆业的特种行业许可为例,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许可条件和所需材料,对申请人自愿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并按要求提交材料的,当场作出许可决定。对于取水许可,企业自愿承诺符合许可条件并按照要求提交材料的,同样当场作出许可决定,相关信息推送至监管部门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近年来,哈尔滨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以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将信用承诺及履约情况嵌入行政审批办事流程。以行政机关清楚告知、企业和群众诚信守诺为重点,推动形成标准公开、规则公平、预期明确、各负其责、信用监管的治理模式,让守信者享受更便利的审批服务,对失信者实行“共享即惩戒”,提升企业和群众诚信守约意识,着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服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2021年5月,哈尔滨市印发《哈尔滨市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市民申办行政审批事项签署信用承诺书,就可以直接作出行政审批决定。

  目前,哈尔滨市已公布两批事项清单,涉及21个部门共109项证明事项。哈尔滨市营商环境局本着成熟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已公布的清单和各部门工作实践,逐步扩大实行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范围,及时对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跑腿次数,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福建厦门:优化审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用

  近日,厦门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办公室总结推介一批创新性强、市场主体反应好、系统集成特点突出的典型案例。其中,在优化审批流程促进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由厦门市建设局报送的“不断优化审批服务要素保障,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投用”案例入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的

  优化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投资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厦门市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是国务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近年来该市建设部门积极落实上级“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工作要求,并会同市审批管理局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做好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改革的牵头工作。

  精简材料优化流程,让企业“减负加速”。据了解,厦门建设部门通过施工许可证办理取消用地批准文件等前置材料,施工图审查合格文件等采用内部调阅等举措,将企业申请材料由24项减少为5项。

  同时,通过优化办理流程、强化部门协同等方式,将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由累计26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联合验收阶段办理时限也由原来动辄数月压缩至7个工作日;并对于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下或者总投资额在100万以下的项目免予办理施工许可;强化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互认共享,优化业务流程,100%事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此外,将施工图审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审查费用由企业支付转为财政负担,为企业减负,切实做到让企业“减负加速”。

  联合审查联合审批,允许“个性化”验收。推动项目建设,做好审批服务要素保障是关键。厦门建设部门将建设工程消防、人防设计审查纳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统一由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技术审查,实现“多审合一”;将施工许可证核发和质量安全监督申报合并办理,并与人防审批并联,由三个环节并为一个环节,实现联合审批;而在项目验收方面,厦门市建设局牵头统一协调监督,实现规划、消防、人防、档案等多个审批部门并联办理,验收合格后主动出具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值得一提的是,在“联合办公”的基础上,还创新允许建设单位根据项目实际,分阶段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或分期分段申请办理联合验收,以推动建设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早日产生效益。

  信用监管“双随机”抽查,执法100%全覆盖。在质量安全把关方面,厦门建设部门将审查全过程纳入系统管理,实现勘察设计活动全过程数字化监管;并在全省率先出台施工图审查机构考核评价办法,从质量、行为、服务等多维度进行评价,奖优罚劣,压实各方责任,推行信用监管。同时,重点监督检查涉及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主要使用功能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实体施工质量安全状况,抽查频率每季度实现在建项目执法检查100%全覆盖。

  厦门市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有力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及投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2年,厦门完成建安投资1352.37亿元,同比增长9%,比去年提高4.9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完成3513.48亿元,总量全省第二,同比增长9%;47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4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59.5%,新开工81个项目,其中51个提前开工,新竣工63个项目,其中12个提前竣工。

  江苏苏州:推进交通领域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

  疫情期间,苏州某物流企业向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申请大型物件运输经营许可,因尚未购置车辆,同时又正准备参加某业务的项目招标,该企业为了不想失去这次难得的竞标机会,希望交通运输部门酌情考虑先给予道路运输许可证,并承诺已经和汽车厂签订了车辆采购合同,车辆一个月左右可以到位。

  苏州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在查阅企业提供的车辆购置凭证并对购车情况进行电话核实后,以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为出发点,采用“信用承诺+容缺受理”的方式,先予以发放经营许可证,后续通过加强业务跟踪来督促其补齐许可材料,确保企业合规经营。事后,该企业负责人亲自将一面“为企业排忧解难、尽职尽责办实事”锦旗送到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感谢工作人员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政务服务窗口是“放管服”工作推深做实的前沿阵地,是落实交通运输部门“苏州最舒心”营商环境的服务门户,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把信用作为提升行政审批效能、改善政务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积极推进信用与行政审批业务深度融合应用。

  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推行告知承诺制。今年以来,苏州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许可事项45件,容缺受理事项921件,运用信用承诺制办理事项112件。具体在大件运输许可改革上,市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窗口结合前期解决大件运输企业实际经营困难的案例,印发了《苏州市大件运输许可信用承诺审批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创新推行申报承诺和“先证后查”的审批服务试点模式。根据试行方案,对符合信用要求自愿试行申报承诺的一、二类大件运输许可申请人,向核查人员提出免现场核查请求,提交大型不可解体物品调运单或江苏省道路货运运单及现场拍摄车货实际装载的前中后图片及视频等承诺资料,由核查人员网上核查后免于现场核查。目前,苏州市已运用信用承诺制完成65件大件运输许可申请事项办理,节约企业近30%的办件时间,受到相关企业的广泛欢迎。

  陕西宝鸡:在行政审批中加强信用记录的应用

  陕西省宝鸡市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是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示范带头作用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诚信意识和提高政府行政管理规范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宝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布《关于在行政审批中加强信用记录应用的通知》,严格落实“逢办必查、失信必惩、守信激励、奖惩到位”要求,加强信用记录在行政审批事项中的应用。

  全面查询信息。各县区局、市局各业务科室在审查行政审批事项时,应当通过信用中国、信用宝鸡查询申请人相关信用信息,做到“逢办必查,即查即用”。

  激励守信行为。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应按照中央、省级相关政策要求和便民服务原则,实施行政审批优先办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优化审批服务措施。

  惩戒失信行为。对严重失信的申请人(在信用中国网站被列入“失信惩戒对象”或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应当根据《陕西省违法失信“黑名单”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办法》(陕发改财金[2016]337号)规定,法人及其他组织未全面履行法定义务的,暂缓办理行政审批手续;自然人未全面履行于法定义务的,暂缓办理职业(执业)资格审核和个人登记手续。

  浙江永康:涉水类信用审批“0次跑”切实为民办实事

  自从浙江省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以来,金华永康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创新涉水审批服务机制,提高审批效能,实行“多合一”水影响评价和审批,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承诺+备案”的方式,助力已完成水评的园区企业“零次跑”。

  数据显示,永康市涉水审批服务实现流程简化70%以上,审批效率提高70%以上,减少材料35%以上。具体而言,面对按要求完成区域水影响评价报批的小微企业园区,该审批流程优化有效惠及

  入园企业,并且仅需填写水土保持登记表,以及涉水承诺备案表,即可完成所有涉水事项办理。此外,该承诺备案全过程将由工作人员上门对接办理。

  “多合一”改革推行以来,永康市共为40个小微企业园(含园区、项目单位)实现涉水审批“一次办”,入园企业实现“一免二零”服务(免填单、零材料、零次跑)。

  除此之外,永康市在浙江省全域范围率先融合数字化制度建设,实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全覆盖,并向全流程追溯全面延伸。同时,永康市水务局按照“信任在先、审核在后”的原则,试行“容缺服务+告知承诺”信用审批制度改革,缩短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着力达到百姓满意率100%。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必要材料、可替代材料等保证审批行为有效开展的材料齐全,但可容缺材料或被替代材料暂时缺少的情况下,经审批部门主动告知、建设单位自愿申请,并书面承诺按照规定补齐,审批部门可先行审查,向建设单位提供可预期的审批结果。

  通过统筹申报材料准备和事项办理,永康市水务局缩短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时间,推动该局职能转变和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回归,实现工程建设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运行,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为民所急”,切实为民办实事。

  山东淄博:实施信用审批制度让企业群众更快办更好办

  为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效率,2021年,淄博市在全省率先实施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新模式,首批将58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改革,实行“一表即入”“备案即入”“先入后验”,实现了企业准营的极简审批。在此基础上,2022年淄博市又推出第二批48项信用审批“承诺即入”事项,主要包括就业、医药、卫生等9大类,改革后申请材料、办事环节、审批时间分别平均压减30%、40%、8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信用审批“承诺即入”模式已办理2.5万余件。为使淄博市信用审批体系更加完善,淄博市又出台了政务服务“失信制约”制度,填补了政务服务领域轻微失信行为管理空白,构建起了政务服务事前信用核验、事中信用跟踪、事后制约修复的闭环管理模式,实现诚信市场主体极简办事。

  突出守信激励,建立极简审批模式。依托淄博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失信制约”模块,经核实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即可享受“绿色通道”、专人帮办、免费代办等守信激励服务。对符合“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条件的,申请人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或补齐补正的,可以先行办理。对符合“告知承诺”“承诺即入”条件的,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当场办结相关证照。

  聚焦失信制约,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对查实存在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提供虚假材料、承诺不实及容缺受理办理后约定期限内未补齐材料等情形的,申请人将被纳入失信制约管理。期间,该申请人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将无法享受“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承诺即入等信用审批服务。同时,在有关部门、单位、行业协会、商会评定信用等级、评先评优征求意见时予以反馈,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格局。

  强化数据赋能,实现信用闭环管理。打通审批、监管、信用三方数据壁垒,实现信用审批全闭环、全链条管理。业务受理时,将申请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嵌入审批流程,系统自动核验申请人信用状况,做到逢办必查。审批过程中,将申请人承诺信息实时推送至“信用淄博”平台,当申请人出现失信行为时,失信信息自动纳入市政务服务平台“失信制约”模块,并依托审管互动平台实时推送至监管部门。审批结束后,对失信主体给予6个月的失信制约管理期,管理期内,监管部门将失信主体列为重点核查对象,实行差异化监管,若失信主体完成整改且无新的失信行为发生,管理期结束后,失信主体信用自行修复,从失信名单中移除,倒逼申请人自觉履行承诺,构建信用审批良性循环。

  山东邹平:“信用+审批”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信”力量

  近年来,邹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信用惠民理念,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信用+秒批秒办”“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容缺受理”,建立起信用审批新模式,营造“守信激励、失信制约”氛围,让诚信市场主体办事更便利。

  “信用+秒批秒办”。围绕政务服务高频量大的市场主体注册登记业务,邹平市率先在滨州推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制,只要申请人就房屋的产权权属、使用功能及法定用途等做出符合事实和规定的承诺,凭《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即可申请登记,登记机关形式审查即时审批,通过加强信用监管和惩戒引导企业自律。同时,针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自然人独资一人公司登记,实行自助服务终端和移动端“秒批秒办”,申请人对市场主体名称、经营范围、住所(经营场所)等登记事项进行自主申报,营业执照的申请、审批、发照全流程“无人工干预自助办理”,全程无需提交纸质材料,登记更高效、更智能。今年来,邹平市已通过“信用+秒批秒办”模式登记市场主体1500余户。

  “信用+告知承诺”。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问题,推行“信用+告知承诺”改革,梳理形成包含出版物零售、单采血浆站设置、取水许可等事项的《告知承诺制事项清单》,以信用承诺代替证明材料,对书面承诺实际情况与申请材料相符,且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不再进行现场核查,进一步精减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间,让市场主体搭上“减负增速”改革的顺风车。推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承诺即开工”模式,项目单位提出“承诺即开工”申请,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11个部门联审通过后,提交除不动产权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外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申请材料,同时签署《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即开工”告知承诺书》,审查通过后即可拿到《建筑工程施工通知单》,节省审批时限约60个工作日。

  “信用+容缺受理”。建立“信用+容缺受理”工作机制,对于信用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在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申请材料临时缺失的情况下,经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后,工作人员先行受理审查,待申请人在承诺期内提交补正材料后,及时出具办理结果,减少了企业和群众因申请材料不全导致的多次往返,使信用成为企业及群众办事的“特别通行证”,有效推动了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事项办理速度再提升、群众满意度再提升。同时,建立失信制约机制,对纳入信用记录黑榜的企业和个人,不予容缺受理,打造“信用越好,审批越快”的营商环境。

  上海静安区:推广审批监管“信用+”模式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静安区大力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审批、监管模式,不断优化审批流程,提升监管效率,持续推进区域营商环境建设。

  静安区推出审批监管“信用+”全流程闭环管理:审批环节,核查申请人信用状况,对诚信主体采用告知承诺或容缺受理等方式进行审批;监管环节,开展批后监管和告知承诺信息归集,完善告知承诺书并对法人、自然人践诺情况进行定期管理。同时,以践诺情况等监管信息为基础,动态更新信用信息,为“信用+”审批、监管等提供依据。

  “信用+审批”,让政务服务更高效。通过打通静安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受理系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将信用激励惩戒和承诺未履行信息嵌入“一网通办”,做到“逢办必查”“无感比对”。

  据了解,静安区对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审批方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信用核查机制。例如,在卫生许可领域,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办、延续)、护士执业注册(首次注册)、放射诊疗许可(部分变更)、管道分质供水卫生许可(新办、延续)等审批事项,已通过“信用+审批”方式办理。

  如在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新办)事项时,对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的名单和相应的健康合格证明等申请材料,诚信主体可以告知承诺方式免于提交。

  同时,静安区有关审批部门根据个人信用等级情况,对失信人在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限制,而对于信用状况良好的个人,则在审批服务等方面予以便利,有力提升守信者的获得感。

  此外,静安区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为主线,以信用应用为导向,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以定点医疗机构为例,静安区创新推出医疗机构信用监管“静安模式”。

  通过在区域内开展以定点医疗机构医保违规行为自查自纠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治理工作,区医保局根据各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结果与疑似数据比对分析,进行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给予“信易管理”激励,减少现场检查频次。

信用中国 | 2024-07-19

请进行滑动验证

x